原料。
黃精30克,冰糖50克。
做法。
(1)黃精用冷水泡發。
(2)將泡發的黃精加入冰糖,用小火煎煮1小時即成。
功效。
滋陰,潤心肺。適用於身體虛弱、肺虛咳嗽及肺結核或支氣管擴大、低熱、咯血以及婦女低熱、白帶等病症。
備注。
吃黃精,喝湯,每日2次。
紫菜豬肉湯。
原料。
圓紫菜15克,豬瘦肉50克,鹽、味精、蔥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
(1)將圓紫菜洗淨;豬瘦肉切片。
(2)將圓紫菜和豬肉片加水一起煮,待豬肉熟後加入調味品即成。
功效。
清熱潤肺。適用於肺結核陰虛潮熱、幹咳。
備注。
每日1次,溫熱服食。
斛苓沙參豬骨湯。
原料。
石斛15克,茯苓20克,南沙參15克,豬脊骨400—500克,菠菜120克,薑5克,蔥花3克,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脊骨整理好。
(2)將整理好的豬脊骨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水,放入薑,煮沸後去浮油,再煮30分鍾後,將石斛、茯苓、南沙參一齊放入豬骨湯中,再煮20分鍾,最後將洗淨的菠菜放入湯中煮沸,再加鹽、味精並倒入蔥花碗中即成。
功效。
適用於幹咳少痰、痰中帶血、胸痛、潮熱盜汗、咽幹口燥、舌質紅等患者。
蟲草鮑魚湯。
原料。
蟲草、熟火腿、水發蘭片各300克,水燙油菜10克,發好鮑魚、水發口蘑各100克,花椒水、料酒各5克,味精、精鹽各3克,白酒、雞湯各適量。
做法。
(1)將冬蟲夏草用白酒浸泡2個小時,洗淨,去雜質,備用。
(2)把鮑魚片切成波浪式的花刀片;口蘑切成薄片;火腿、蘭片切成象眼片;油菜切成4厘米長的段。
(3)炒鍋內放入雞湯,待湯開時,放入蟲草、口蘑、鮑魚片、蘭片、油菜、火腿、精鹽、味精、料酒、花椒水。待湯再開時,撇淨浮沫,淋上明油,出鍋盛入碗內即成。
功效。
補肺益腎,止咳平喘。適用於腰膝酸軟,喘咳短氣,神疲少食及陽痿、遺精、自汗、勞嗽、痰血等。
山藥黃魚鰾湯。
原料。
黃花魚(大黃魚)魚鰾30—60克,山藥30克,冰糖適量。
做法。
(1)將魚鰾用溫水浸軟。
(2)將浸軟的魚鰾放入鍋內,加入水、山藥、冰糖,共燉至爛熟。
功效。
滋陰潤肺,健脾益氣。適用於肺結核體虛乏力、食欲不振。
備注。
每日1—2次,溫熱服食。
鰻魚湯。
原料。
鰻魚500克,黃酒250克,食鹽、食醋各適量。
做法。
(1)將鰻魚去鰓及內髒,剁去頭、尾,放入開水中去掉滑液,切成段。
(2)把鰻魚段放入鍋中,加黃酒、清水、食鹽,用旺火燒沸,改用文火燉至熟爛。即可佐醋進食。
功效。
有補虛勞、退虛熱功效。適用於肺結核低熱、潮熱、形體消瘦、大便下血。
蘿卜羊肉湯。
原料。
羊腿肉1000克,白蘿卜60克,幹橘皮2個,薑、植物油、細鹽、黃酒各適量。
做法。
(1)將羊肉洗淨、切片;薑切片。
(2)把羊肉片放油鍋內爆炒5分鍾,入薑片、幹橘皮、白蘿卜、黃酒,加冷水浸沒,煮開,再加黃酒1匙,細鹽適量,改小火慢燉至羊肉、蘿卜酥爛,即可。
功效。
補脾益肺。適用於肺脾氣虛、咳嗽、咯痰不多,或痰中帶血絲、神疲氣短、顴紅麵白、自汗、盜汗、咽幹口燥、胃納不佳、舌紅苔白或薄、脈細數無力等。
蟲草豬肉小米粥。
原料。
冬蟲夏草10克,瘦豬肉50克,小米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