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是一種常見病,常常繼發於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之後。初期有咽部幹燥不適,逐漸出現咽痛,吞咽時加劇,嚴重時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等症狀。其實咽痛是主要症狀,特別是每次感冒後,會引起纏綿不愈的咽喉疼痛。
依據病程的長短和病理改變性質的不同,分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兩大類。
急性咽炎為咽粘膜及粘膜下組織的急性炎症,病變可侵犯全咽,或侵犯咽之一部分。重症者主要為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輕症常為病毒感染,已證實腺病毒、流感病毒與本病關係密切。本病常在受濕、受寒、疲勞、煙酒過度等誘因作用下發病。鼻及咽部存在病灶,如鼻竇炎、腺樣體炎、扁桃體炎,或因全身其他慢性病,使機體抵抗力降低而發病;環境汙染,如有害氣體、粉塵濃度超標,高溫環境下作業亦可為其誘因。亦可為麻疹、猩紅熱、流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傳染病之前驅症狀。輕症者全身症狀較輕,有低熱、全身酸痛乏力;局部常感幹燥、咽癢幹咳,空咽時有輕痛或有空咽阻擋感。重症者常有寒戰高熱、頭痛。兒童患者可能會因為高熱而出現抽搐、驚厥、全身中毒等症狀。
慢性咽炎是常見病、多發病,對人的飲食、發聲、呼吸等方麵都有較大的影響。慢性咽炎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症,常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一部分,病程較長,症狀較頑固,不易治愈。
慢性咽炎的病因有多方麵,綜合起來分為以下三類。
外界因素:生活地域氣候寒冷、幹燥,工作環境空氣被粉塵、化學氣體汙染,煙酒、辛辣飲食長期刺激,都易得慢性咽炎。
局部因素:急性咽炎反複發作,可轉為慢性。鄰近器官疾病,如慢性扁桃體炎、牙齦炎、齲齒、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等炎性分泌物流入咽部,或慢性鼻病造成鼻通氣困難而用口呼吸;以及咽部長期受刺激而呈慢性炎症改變。
全身因素:長期生活不規律;疲勞、精神緊張,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細菌和病毒容易反複感染。過敏體質的人對外界環境、氣候的改變過度敏感,容易感冒,引起咽炎。
飲食宜忌。
咽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尤其要注意飲食的均衡和協調。要吃清淡多汁的各種新鮮蔬菜瓜果、具有清瀉肺熱胃火作用的食物,還宜吃具有養陰降火作用的食物,比如:橄欖、柿霜、無花果、荸薺、薄荷、胖大海、羅漢果、草莓、石榴、蘿卜、馬蘭頭、綠豆、金銀花、南沙參、鴨蛋、苦瓜、槐花、西瓜、香蕉、柿餅、絲瓜、冬瓜、柿子、梨、枇杷、甘蔗、芹菜、莧菜、薺菜、蕹菜、茼蒿、菠菜、茄子、竹筍、菜瓜、海帶、紫菜、黃瓜、草菇、豆腐、平菇、萵苣、蚌肉、螺螄、百合、西洋參、麥冬等;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性屬溫熱上火的食物、煎炒香燥傷陰的食物、黏糯滋膩的食物,比如:爆米花、狗肉、羊肉、雞肉、鵝肉、鷓鴣、橘子、龍眼肉、韭菜、辣椒、胡椒、砂仁、桂皮、小茴香、人參、生薑、蔥、蒜、丁香、洋蔥、香椿頭、胡荽、芥菜、花椒、荔枝、櫻桃、大棗、豬肥肉、蝦子、海參、黃芪、紫河車、冬蟲夏草、香煙、白酒、酒釀等。
食療妙方。
鮮拌黃瓜。
原料。
黃瓜250克,精鹽2克,醋、味精、蔥、蒜各適量。
做法。
(1)將黃瓜去皮,用清水洗淨,切成細絲,備用;把蔥擇好,用清水洗淨,切成小節,備用;將大蒜先用刀拍破,去皮,洗淨,切成碎末,備用。
(2)把黃瓜絲放入碗內,加精鹽、味精、蔥節、大蒜末、醋,拌勻即成。
功效。
清熱,解渴,利尿。適用於咽喉腫痛、火眼等症。
馬蹄木耳。
原料。
水發木耳100克,荸薺150克,醬油、白糖、米醋、花生油、濕澱粉、鮮湯各適量。
做法。
(1)將木耳去雜質,洗淨,瀝幹水分,切成片;荸薺洗淨去皮,用刀拍碎。
(2)炒鍋中放花生油,燒至7成熱,把木耳、荸薺同時下鍋煸炒,加醬油、白糖、鮮湯,燒沸後用濕澱粉勾芡,加入醋,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
清熱化痰,滋陰生津。適用於咽喉腫痛、肝熱目赤者。
鴛鴦白菜。
原料。
大白菜500克,豆油80克,蔥花、醬油、醋、香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洗淨大白菜,去老幫,去根,切成兩種絲:一種為6.6厘米長的細絲;一種為羅圈絲,頂刀橫切,備用。
(2)起熱鍋,加豆油,油燒至6成熱時,放入蔥花炸一下,隨即加入白菜細絲,翻炒3分鍾,加醋、醬油、精鹽,煸炒幾下,加味精,勾流水芡少許,加香油適量,起鍋,裝於菜盤的半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