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
(1)將薑洗淨,去皮,切成碎末,備用;把春筍切成4厘米左右的段,一剖兩片,再切成小手指粗的條塊;萵筍也切成條形滾刀塊。
(2)用旺火燒鍋,放入清水,下春筍條燒沸,改用小火煮幾分鍾,撈出瀝水,放盤中。
(3)萵筍放碗中,加入精鹽拌勻,醃漬幾分鍾,去鹽水,放入盛春筍的盤中,將二筍拌勻。
(4)把醬油、白糖、味精、薑末放在小碗中調勻,澆入二筍上,淋上香油拌勻即成。
功效。
竹筍味甘,性寒,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生津止渴等功效,用於治療痰熱咳嗽、胃熱嘈雜有效。萵筍利五髒,補筋骨,通經絡,開膈熱。二者相配可防治咳嗽、煩渴等症。
糖油雞蛋。
原料。
鮮雞蛋1個,植物油1匙,白糖適量。
做法。
(1)將雞蛋打在小碗內,不要攪碎蛋黃、蛋白。
(2)在雞蛋中加入白糖和植物油,放鍋中隔水蒸煮至熟。
功效。
滋陰潤燥,止咳。適用於咳嗽。
備注。
晚上臨睡前趁熱1次食完,連食2—3次,咳嗽即痊愈。咳嗽頑固者可多服幾次。
紫菀豬肺湯。
原料。
豬肺1個,紫菀25克,白菜幹45克,蜜棗8枚,杏50克,精鹽適量。
做法。
(1)將豬肺灌滿水,再將水擠出,放入沸水鍋中煮半小時,取出用清水衝幹淨,切成小塊,瀝幹水,備用。
(2)把白菜幹用沸水泡發,用清水洗淨,切成小段,備用。
(3)將砂煲洗淨,置於旺火上,加水適量,放入豬肺塊、白菜幹,煲加蓋,水煮沸後再放入現洗淨的紫菀、蜜棗、杏,改用文火煲4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
去痰,利氣,鎮咳。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及風濕性咳嗽等病症。
蘿卜鯽魚湯。
原料。
新鮮活鯽魚1條(約250克),白蘿卜250克,生薑15克,小蔥數根,食用油、食鹽、胡椒各適量。
做法。
(1)將洗淨的鯽魚放入鍋內,用少許食油炸一下,再將切成片的蘿卜和生薑下鍋,加水煎煮。
(2)當魚湯燒至奶白色時,加蔥、少許食鹽和胡椒。
功效。
溫中下氣,清熱解毒,止咳化痰。適用於咳嗽。
備注。
幹稀全部服食。
海蜇荸薺湯。
原料。
海蜇皮與荸薺等量。
做法。
(1)把海蜇皮和荸薺整理好。
(2)將等量的海蜇皮、荸薺放沙鍋內煮湯。
功效。
清熱解毒,軟堅化痰。適用於痰濃黃稠的肺熱咳嗽,療效較好。
備注。
趁熱服用。
冬瓜籽豆腐湯。
原料。
冬瓜籽50克,豆腐1塊,冰糖10克。
做法。
(1)將豆腐挖一個空洞,放入冬瓜籽,冰糖放在上麵。
(2)把整理好的材料放入碗內,蒸1小時,取汁服之。
功效。
止咳化痰。適用於咳嗽痰多、痰白而稀。
備注。
每日1次,連服7日。
香菜湯。
原料。
香菜、飴糖各30克,大米100克。
做法。
(1)先將大米洗淨,加水煮湯。
(2)取大米湯3匙與香菜、飴糖攪後蒸10分鍾。
功效。
發汗透表。用於傷風引起的咳嗽。
備注。
蒸後趁熱1次服用。注意避風寒。
銀貝雪梨湯。
原料。
雪梨一隻,水發銀耳30克,川貝母5克,白糖適量。
做法。
(1)將水發銀耳去雜洗淨,撕成小片;雪梨去皮、去核,切成數塊。
(2)將銀耳、川貝母、雪梨、白糖放在燉盅內,上籠蒸一段時間,取出裝碗內即成。
功效。
銀耳有滋陰清肺,生津止咳,潤膚益壽之功效。川貝母味甘寒,具有清痰熱,潤肺止咳作用。雪梨有潤肺,涼心,祛痰,降火的作用。三物合用,功在滋陰清肺,化痰止咳。能治療幹咳無痰,虛勞咳嗽,痰多咳血等症。
桔梗絲瓜湯。
原料。
桔梗(鮮品)100克,絲瓜500克,薑5克,蔥10克,精鹽、味精各3克,素油35克。
做法。
(1)將桔梗切成薄片;絲瓜去皮、瓤,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薑切片;蔥切段。
(2)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6成熱時下入薑、蔥爆香,加水適量,置武火上澆沸,下入桔梗、絲瓜,煮熟,加入精鹽、味精即可。
功效。
宣肺祛痰,涼血解毒。適用於熱病煩渴,痰喘咳嗽等。
百合蘆筍湯。
原料。
鮮百合150克,罐頭蘆筍250克,料酒、味精、精鹽、素湯各適量。
做法。
(1)將百合放清水中浸泡,洗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