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煮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煲至水開,然後放入茅根、蘿卜、豬肉,改用文火繼續煲30—40分鍾,再投入芫荽,再煮5分鍾,加入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
解表,清熱,利尿,止血。適用於傷風感冒、咳嗽痰多、身熱無汗、小便短少不暢。
白菜牛百葉湯。
原料。
牛百葉250克,鮮白菜500克,生薑絲5克,香油、精鹽各少許。
做法。
(1)將牛百葉(牛肚)刮去黑衣,用清水洗淨,切成長形小塊,備用。
(2)把鮮白菜去雜質,清水洗淨,切成小段,備用。
(3)鍋上火,加入香油,用薑絲爆香,下入牛百葉塊,與白菜同放入滾水煲內,先用旺火燒沸,再改用文火煲1—2小時,點入精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
消暑清熱。適用於夏季感冒、身熱口渴、咳嗽、周身不適等症。
芥菜牛肉湯。
原料。
牛肉200克,芥菜300克,生薑絲25克,熟豬油30克,精鹽5克,醬油2克,味精3克。
做法。
(1)將牛肉用清水洗淨,切成極薄片,放入碗內,加入醬油醃製入味,備用。
(2)把芥菜清洗幹淨,切成碎段,備用。
(3)鍋內加入適量水,燒開,放入牛肉、芥菜、生薑絲、熟豬油、精鹽等,改用文火煲1—2小時,點入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
散寒解表,化痰止咳。適用於夏季感冒風寒,可減輕頭痛、周身酸痛等症狀。
番茄芥菜湯。
原料。
芥菜300克,番茄200克,精鹽少許。
做法。
(1)將芥菜去雜質,用清水洗幹淨,切成小段,備用。
(2)把番茄剝去外皮,用清水洗淨,切成片,備用。
(3)將芥菜段、番茄片一齊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30分鍾,加精鹽少許調味,即成。
功效。
散風寒,祛濕邪,一般人食用可預防感冒。秋冬季感冒而致身熱惡寒、頭痛身重患者食用,可起到治療作用。
大蔥西紅柿菠菜湯。
原料。
蔥白30克,菠菜300克,西紅柿200克,精鹽3克,雞精2克,素油10克。
做法。
(1)將蔥白洗淨切成蔥花;菠菜去根洗淨;西紅柿洗淨切塊。
(2)將炒鍋內加入素油,燒至7成熱時,放入蔥白、西紅柿,翻炒2分鍾,加入清水、精鹽、雞精、菠菜,燒開即可。
功效。
發汗解表,散寒通陽,解毒散結。適用於風寒感冒、腹瀉等。
生薑菊花豆腐湯。
原料。
菊花(幹品)6克,生薑25克,豆腐300克,蔥、薑各5克,精鹽3克,雞精2克,素油15克。
做法。
(1)將幹菊花洗淨;生薑洗淨,切片;豆腐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蔥、薑均切成細末。
(2)將炒鍋內加入素油,燒至7成熱時,放入蔥薑末、生薑爆出香味,放入菊花、豆腐、精鹽、雞精燒上2分鍾。然後,加放適量的水燉熟即可。
功效。
祛風散寒,消腫,鎮痛。適用於風寒感冒及寒濕腹痛,眉棱骨痛病。
生薑草魚湯。
原料。
草魚(青魚)肉150克,生薑25克,米酒100克,精鹽適量。
做法。
(1)用半碗水煮沸後,放入魚片、薑片及米酒,共燉約30分鍾。
(2)30分鍾後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
解表散寒,疏風止痛。適用於發冷、頭痛體倦、鼻塞不通等症。
備注。
趁熱食用,食後臥床蓋被取微汗,每日2次。注意避風寒。
生薑菊花粥。
原料。
菊花(幹品)6克,生薑25克,粳米150克,白糖15克。
做法。
(1)將幹菊花洗淨;生薑洗淨,切片;粳米洗淨。
(2)將菊花、生薑、粳米放入鍋內,加水和白糖煮30分鍾即成。
功效。
疏風,散寒,明目,解毒。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頭暈、目赤、心胸煩熱等。
葛根紅棗粥。
原料。
葛根30克,紅棗6枚,粳米150克。
做法。
(1)將葛根去皮,洗淨,剁成3厘米長的段,搗取汁液。
(2)將紅棗、粳米洗淨,放入鍋內加葛根汁水,煮30分鍾即可。
功效。
解肌退熱,升陽透疹,生津止渴。適用於外感發熱無汗,項背強痛,麻疹初起,瀉痢,熱病煩悶等。
薄荷杏仁粥。
原料。
薄荷15克,杏仁10克,粳米150克。
做法。
(1)將薄荷加清水適量,煎煮10分鍾,停火、過濾、去渣、留汁液。
(2)將杏仁、粳米洗淨放入鍋內,加薄荷液,加水後煮25分鍾即可。
功效。
散風清熱,清利頭目,利咽。適用於感冒發熱頭痛鼻塞,咽喉腫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