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心的大海是想象的源泉(2 / 3)

人從娘胎裏起,潛意識便開始形成:父母的期望、教誨、家庭環境的影響、學校的教育,從小到大的閱曆,一切影響過你的外部思想觀念、意識和你自己內部形成過的觀念意識情感,包括正麵積極的意識情感和負麵消極的意識情感,這些統統都會在你的潛意識裏彙集沉澱儲存起來,形成一個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和靈魂。它是我們形成新的思想、心態、智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和信息源泉。

潛意識是我們“心”的大海。它彙集著一切思想感情的涓涓細流,容納各種心態觀念的山川江河,它是形成我們一切思維意識的源泉。

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評價和期望,也就是對自己的心理體驗,即“我屬於哪種人”的自我觀念,具體來講,自我意識包括個人對如下問題的回答:“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有什麼樣的個性?有什麼樣的優缺點?我有什麼價值?有無巨大的潛能?我期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能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自我意識就是“我屬於哪種人”的自我觀念,它建立在我們對自身的認知和評價基礎上,一般而言,一個人的自我觀念都是根據自己過去的成功或失敗,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自己根據自己與環境中他人的比較意識,特別是童年經曆等四個主要方麵不自覺地形成的。根據這些,人們心裏便形成了“自我意識”。就我們自身而言,一旦某種與自身有關的思想或信念進入這幅“自我肖像”,它就會變成“真實的”。在此之後,我們很少去懷疑其可靠性,隻會根據它去活動,就像它的確是真實的一樣。

心理學家馬爾慈說,人的潛意識就是一部“服務機製”——一個有目標的電腦係統。而人的自我意識,就有如電腦程序,直接影響這一機製運作的結果。如果你的自我意識是一個失敗的人,你就會不斷地在自己內心那“熒光屏”上看到一個垂頭喪氣、難當大任的自我,聽到“我是沒出息、沒有長進”之類負麵的信息,然後感受到沮喪、自卑、無奈與無能,而你在現實生活中便會“注定”失敗。

另一方麵,如果你的自我意識是一個成功人士,你會不斷地在你內心的“熒光屏”上見到一個躊躇滿誌、敢於經受挫折和承受強大壓力的自我;聽到“我做得很好,而我以後還會做得更好”這類的鼓舞訊息;然後感受到喜悅、自尊、快慰與卓越,而你在現實生活中便會“注定”成功。

自我意識的確立是十分重要的,其正或負麵的傾向是我們的生命走向成功或失敗的方向盤、指南針。自我意識的形成有以下特點:人的所有行為、感情、舉止,甚至才能始終與自我意識一致。

每個人把自己想象成什麼人,就會按那種人的方式行事,而且,即使他做了一切有意識的努力,即使他有意誌力,也很難扭轉這種行為。

自我意識是一個前提,一個根據。人的全部個性、行為,甚至環境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這上的。如果一個人從心理上逃避成功,害怕成功,麵對機會或挑戰,他就可能畏畏縮縮,這樣,即使不是一個失敗者,也是一個平庸之輩。因為,在其自我意識裏已經有了失敗的自我意識。其實,隻要改變一個人的自我意識,不管是企業家,商人或是學生、教師,其工作績效都會發生奇跡般的變化。

自我意識可以改變。

一個人難於改變某種習慣、個性或者生活方式,似乎有這樣一個原因:幾乎所有試圖改變的努力都集中在所謂自我的行為模式上而不是意識結構上。很多人對心理谘詢或指導感到意義不大,是因為他們想要改變的是特定的外在環境或者特定的習慣和性格缺陷,而從來沒有想到改變造成這些狀況的自我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