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項城伯(2 / 2)

此外已經取消鹽戶、匠戶兩種戶籍差別,保留軍戶、民戶兩大類,其中還有樂戶。

北方公路保證了縣縣通,南方因為得不到物資傾斜,重修官道維持在府府通,不少偏僻縣城還是老樣子,交通不便。

鐵路方麵,已經完成新式鐵路改建工程,一共長4萬3千裏。

基本數據早就有底了,今天就是正式走一個過場。

袁可立述職完成後,就會在奉先殿直接完成封爵儀式。如平伯葉向高那樣,封爵後立刻離京。趕在年關前,袁可立就能回到老家,過1個不用操心的安穩年。

相府最後的述職,除了朱弘昭這個皇帝外,沒人能進行詢問。

翻開厚厚的報告文書,朱弘昭此時留著精致、細長的3捋小胡子,抬眉:“袁公,朕很滿意這1屆諸公的表單。朕隻想問問,國朝所患在何處。”

袁可立聲音含糊,坐在圓凳,雙目渾濁:“在於吏治,十年以來國朝各方麵突飛猛進,底層官員多為政績而做表層工程,多不能持久。人心浮躁,要好好整治。若可以,老臣提議新1屆將府當放慢發展步驟,主抓吏治5年作為過度。如此方能根基牢固,有利於社稷、萬民。”

“其次,在於南糧北調工程。北方遭災由來已久,本朝賑濟災民所投入人力、物力,時間之久,亙古難尋。然,南方上下多有怨言。在遷都西京後,南方怨聲更勝。臣以為,新1屆相府可放緩北方賑濟力度,加大南方投入。在現有鋼鐵產量及技術上,5年內足以彌平南方士民怨言。”

“第3,皇上登基已有十歲。平伯掌政時,屢屢提議選秀,皇上以不願擾民、耗費錢糧為由推塞。此時國庫充盈,雖有天災作厄,然我皇明萬民生活富足,國力日盛,乃中興之大盛世。上下士民無不感懷皇上聖德,再不開選秀之事,恐民間滋生誹議。”

宮裏宦官因為淨軍補充缺額,還時有補充。至於宮娥,年紀最小的1批都已經234。2歲的女子,這年頭都算是老女人了。

宮裏不補充一些新鮮血液,實在是令人詬病。

嘉靖皇帝因為煉丹問題常常進行選秀,罵聲一片。朱弘昭也想弄1批可人少女入宮,可擔心安全問題遲遲沒有答應,一直拖著。

拖到現在,袁可立都看不下去了。

皇室又不是沒錢,現在皇室的錢絕對比國庫多。國庫也不是沒錢,弄得好像皇帝很窮,國庫、相府不願意撥錢,苦著皇帝似的。

弄得袁可立都有些不好意思,仿佛他們相府這批人不關心皇帝生活似的。

朱弘昭笑笑:“衣不如新,人不如舊啊。”

搖搖頭,朱弘昭繼續說:“袁公持國老成,各麵各項,9依袁公所言。”

緩緩點頭,袁可立露出笑容:“臣還有不情之請,請皇上許臣在登州養老。”

登州府府城所在就是蓬萊縣,袁可立很喜歡這裏,更喜歡這裏的仙氣、海市蜃樓。

仰頭長出1口氣,朱弘昭緩緩點頭:“就依袁公。”

說罷起身,殿外兩側3千人的鼓樂班子開始奏樂。

朱弘昭從曹化淳端來的木盤中取下1壇插著白茅的5色土,雙手遞給袁可立道:“袁公為國操持,封爵1事一切從簡。”

“皇上,禮不能廢。”

在袁樞的攙扶下,袁可立艱難跪倒在地,由袁樞接掌一樣樣封爵時的東西,代表裂土封爵的5色土白旄,記錄家族譜係的銀冊、丹書鐵卷,1枚最高5人等同於現役軍士的虎符,蟒袍玉帶,重重玉質禮器。

禮官唱一聲,朱弘昭遞出一樣,由袁樞接住。

袁可立敘功上柱國,加封太師,因軍事建樹另加平遼大將軍榮號,爵封項城伯,恩準特襲1世再行降等,封地百頃,同時詔免袁家道場賦稅。

換言之,等袁樞襲爵時將不是降等的項城男爵,而是與袁可立一樣的項城伯。以袁樞的底氣,再過23年進入相府成為國相,便能成為項城侯爵。

按照規矩,袁可立死後追封爵位1級也是項城侯,袁樞封侯時還會再追1級,項城郡王。

朱弘昭走出殿,站在殿廊下看著袁可立父子在小雪中登車,離去,長呼1口白氣。

1隊隊的禁軍押送著賜給袁家的3鼎大車,各種賞賜,緩緩開拔。

恐怕,這是最後1次見袁可立了。

緩緩閉上眼睛,仿佛回到山東平叛時,麵對突然爆起的聞香賊,兩麵3刀的山東巡撫趙彥。而袁可立麾下登萊精銳出海作戰,為了不得罪他,領著一幫農夫性質的衛所軍跑到他那裏幫忙。

在袁可立眼皮子底下玩驅賊做刀,兵賊1體的撈錢把戲,這老頭子故作不知,給了他擴充家底的最大機會。

搞死趙彥,若沒有袁可立這個登萊巡撫,原來的山東巡撫收拾爛攤子,山東也9別想那麼早恢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