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擔子(1 / 2)

中正9年,5月十2,西京天壇、地壇、山川壇、宗廟依次拜謁後,又在奉先殿舉行大禮,正式確立西京。

今年是鄉試年,西京這裏匆匆落腳後,又開始派發這1年的考官團隊。

孫傳庭、洪承疇、劉宗周、錢謙益、陳子壯、文震孟6人為主的考官團隊撒出去,西直隸主考官是徐大相。

5月十5,西京第1次朝會。

1大早,因身體問題調任禮部尚書清養的徐光啟拄著拐杖,在外甥陳於鏡攙扶下出門。

1座轎子停在門前,皇帝特許徐光啟養病期間乘轎出入皇城。

看著轎子及1排排禁軍護衛,徐光啟神色恍惚,仿佛回到十年前在河南督練新軍的時候,愣神片刻。

“舅舅?”

徐光啟緩緩扭頭看著外甥,陳於鏡一臉關切。

“今日乘車吧,老夫想好好看看西京。”

陳於鏡聽了心中發顫,督促自己的護衛將馬車拉到麵前,攙著徐光啟登上新式馬車。

新式馬車前麵兩個小車輪,後麵兩個等肩高的大車輪,非常的靈活、輕便。

徐光啟坐在敞篷馬車上,馬車緩緩前進,他左右眺望隔著楊柳看著1排排整齊有序的3層鋪麵小樓,緩緩道:“昨夜老夫夢中見了神宗爺,神宗爺不曾言語什麼。又見著哲宗爺,哲宗爺讓魏閹問話,問老夫河南練出的新軍在哪裏。”

陳於鏡幹咽1口唾沫,他可知道徐光啟當年在河南練兵是個什麼結果。以擅長火器聞名的徐光啟因黨爭被軟禁在天津,因為擅長火器,被天啟啟用派到河南練兵。

徐光啟的練兵思路照抄戚繼光的兵法,看重兵員選拔、操訓以及充足的軍械。前兩樣有心去幹就能幹成,而能讓他滿意的隻有新式軍械,最精良的火器。所以在新式軍械上需要各方麵協同,黨爭時期的協同就是1個笑話。

所以他甩袖子不幹了,天啟也知道毛病出在那裏,9以禮部侍郎的官讓徐光啟帶職回鄉清養。而河南募集經徐光啟初步操訓的4營步軍也砸到了遼東體係這個火坑,徐光啟求來的5千杆當時最先進的秘魯銃也落到了朱弘昭手裏。

麵對現在的皇帝,不少人都懷念更為仁慈寬厚的天啟。徐光啟內心愧疚,認為自己當時不甩袖子走人,河南足以養出1支精銳。這支精銳足以破壞當時朱弘昭的戰略勾畫,打破山東、宣大之間的聯係。

或者也能隨同神機營平叛山西,這樣神機營早早歸京,天啟也不會遇刺。

隻是種種猜測,讓72歲高齡的徐光啟回憶起來,便心生悔意。

此時,朱弘昭飯後練習弓術,9歲大的朱慈燃、朱慈炅領班,領著6歲以上的皇子前來請安,然後9站成1排齊聲背誦詩詞。

曹化淳站在一旁躬著身,手裏端著1碗涼開水,靜靜候著。

他下首,侍從司正整理奏折,除了司裏的還有司禮監議好需要今日頒布的。再外圍,就是1排排宿衛軍官充任的紅盔、白甲、大漢將軍及武力雄壯者充任的金瓜武士。

北鎮撫指揮同知史可法疾步趕來,湊到曹化淳身邊喘氣,拱手:“曹公公,禮部徐公……在大明門前……卒了。”

“死了?”

曹化淳瞪大雙眼,再熬半年死不成麼?非得現在死?

史可法緩緩點頭:“太醫院那邊已去了人,確實卒了。”

曹化淳點頭,咬牙問:“相府那邊怎麼個動靜?”

“還在討論,似要罷朝3日以示哀悼。”

問清楚各處反應,曹化淳道:“徐光啟可惜了,通知下麵兒郎提神幹活兒。”

說罷轉身趨步上前,向朱弘昭稟報。

徐光啟完全是適應不了長途遷移與西京氣候,死掉的。

西狩前,這個老頭子身子骨還是很硬朗的,朱弘昭1想9明白是西狩害死了徐光啟。

“朕送徐公1程。”

朱弘昭眨眨眼睛,望著東邊天際的紅霞,再無言語。

等到了正午,下麵人做好萬全準備後,朱弘昭才出宮來到安樂坊的徐府。

徐光啟家眷並不在西京,就外甥陳於鏡忙前忙後打點府中事務,接待前來的朝中百官。

朱弘昭下車後,1層層的人跪伏,他直入徐府,坐在中堂。

後堂,就是徐光啟躺屍之處。真正下葬要等徐家子弟抵達後,禮部、欽天監選好時間、定下禮儀規格後,才能下葬。

3司成員齊聚,坐在大堂兩側。

徐光啟是少保、太子太保、太傅加官,禮部尚書,更是輔相。最關鍵的是相府確立後,死亡的第1個輔相。

徐光啟死後的待遇就是先例,3司成員有3司高層屢曆的官員,死後的待遇如何,參考此時的徐光啟就能明白。

所以徐光啟的喪事,不僅僅是徐光啟的事情,而是今後所有中樞3司要臣的事情。

法司與將府裏頭9右相鍾羽正歲數超過6,所以這兩個地方不認為死亡距離自己很近。而相府裏頭除了崔呈秀年輕外,其他的都是清1色的老頭子,行將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