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點頭,朱弘昭指著相印,神情更顯嚴肅,張嘴也是呼1口氣:“葉公,轉交吧。”
“臣遵旨。”
葉向高抱著印盒緩緩起身,上前走到殿中高舉,白須白眉掃1圈,看向袁可立:“這治理天下的重擔,9壓在袁公肩上了,老朽也就自在了。雖有不舍,可老朽近來多有頭昏,雙眼漸花,氣血衰而齒落。自知,也到了時候。”
袁可立起身,緩步上前,雙臂托住印盒,很想笑,可被皇帝前麵1席話堵得心裏難受,隻是鄭重點頭:“葉公……袁某必不負此任。”
葉向高輕輕頷首,這才雙手鬆開。
隨後他出班站在殿中1側,坦蕩蕩落座在太師大椅上,看著袁可立這個新相重新領班拜賀皇帝,確立國相大位。
在所有人期待目光中,朱弘昭開始冊封葉向高。
閻應元扶著方從哲進來,由方從哲這1位2年前的士林領袖,前首輔宣旨。
葉向高正式加官太師,敘功上柱國,是的,你們都沒看錯。製度內的文武勳到了高層都是柱國、右柱國,頂端就是左柱國。左柱國才是封侯伯的起點線,可有些人明明有大功,皇帝不想封賞怎麼辦?
那就再弄1個柱國出來,國朝此時有7名左柱國,葉向高此前也是左柱國。現在提升到隻出現過幾回的上柱國,不是要像前幾個例子那樣給名譽不給好處。而是為了方麵給更大的好處,上柱國基本上就是極限了。
上柱國封爵,與左柱國封爵,自然待遇9不同。
封單字平伯,嘉許襲爵1代後再降等襲爵;封地也不大,葉向高老家本貫所在的百戶所改名新平莊,為葉氏封地。
沒有金銀方麵的賞賜,給的經濟好處就是封地,基本上葉向高3族子弟徭役全免。另外致仕後以正1品俸祿超支兩倍發放,1年將近千餘兩的收入也不少了。
當然,現在給宗爵都不發鐵莊稼了,葉向高這樣的外姓功爵自然也不有爵位附屬的爵祿。
其他特殊1點的,就是派1團飛熊鐵騎為儀仗,許可葉向高走禦道載譽歸鄉。
官道之中有禦道,基本上是驛站係統和軍情急遞飛騎所使用的專屬官方道路。在禦道上走路,被撞死了活該,還要追究責任。
另外欽此1哨禁軍為葉向高貼身護衛,1來是保護2就是監視。
葉向高這1屆,國朝的大變革是站在無數士紳、官員的屍骨上的,想殺葉向高泄恨、攪亂時政的賊子大有人在。
方從哲是軍戶,葉向高也是軍戶。
葉向高手裏捧著1盒白茅裹著的土,這就是裂土封伯的憑證之所在。有這個,葉向高才能在封地修建3鼎宗廟,供奉祖先以及這盒茅土。
不斷的三拜九叩,葉向高手裏的東西也不斷變換,白茅土、丹書鐵卷、各種詔書、文檔輪番在手裏變著。
他則在思考子弟的後路,或許當初與皇帝的交易是對的,葉家子弟應該回歸本職,走功勳武臣的路子。
畢竟,兒孫那1輩還真沒幾個能走得了文職路子。沒有進士出身,走文職基本上就限定在4品了。
他心中1念變動,似乎看到了百年之後葉氏子弟身先士卒,為國朝劈荊斬棘征戰4方不服的景象。
朱弘昭將最後象征諸侯禮儀用器的一套玉器裝盤遞給葉向高,心中也在思索,曆史上3年後,廣東葉家出現的那幾位,與眼前這位是個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