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聖訓(2 / 3)

朱弘昭又是搖頭,神情積鬱道:“值此新舊交替之際,朕本不欲多言,然而不可不言。”

1個個打起精神來,什麼是真正的政績,對於能上殿的官員而言,皇帝的讚揚就是真正的政績。

這個事情也壓在心頭很久了,朱弘昭不得不在這個隆重的場合說出來以增加份量:“國朝官吏的確有功於國,本朝前5年發展可謂是天翻地覆。因此不少人產生了滿足心思,以至於止步不前,甚至還有後退者。”

“朕今日也長話短說,新1屆5年5條大政要抓緊,但吏治更要抓緊。官吏的能力朕是放心的,讓朕不放心的是官吏的心態。不少人開始懶惰下來,虛以委蛇,做事邋遢推卸責任。”

“朝廷是天下大公之地,百官之位是公器,有德有才者居之方能安天下人之心,堵天下人之口。安堵天下,就在於1個公字。如何奉公,不能抱著混日子的心思,少做少錯的這類小心思,朕並不喜歡。”

“得過且過混日子,這種差事是個人就能幹。都想著西北設立4省缺乏官吏,自以為安穩無憂。這9錯了,朕不介意再行那風雷之事。”

“甚至,朕聽人自詡為國本之所在。錯了,國本不可能是文武百官,連朕也不敢自詡國本之所在。所謂國本,乃是黎民萬姓。疏導萬姓,治理好他們,上下君臣才能說是安固國本。或治不好,不去治人治己,與國本何幹?”

大殿內寂靜一片,沒想到皇帝會在這個時候說這個事情。

尤其是袁可立,老臉發紅。這是明明白白的警告,也是打臉。你抓不好吏治,當心皇帝掀桌子,將第2屆將府打成千瘡百孔的篩子。

沒法子,取得一番成績後,人人都開始懈怠下來。這與朱弘昭的理念不同,拿了俸祿想混日子,開什麼玩笑?

朝廷這麼大,基本上是唯一的壟斷機構。又沒有什麼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壓根兒9不怕你跳槽。想要名利雙收,9老老實實爬到桌案上工作去。別想著花天酒地,呼朋引友搞什麼座談會來刷名聲。

稍稍沉默片刻,飲1口茶,朱弘昭道:“朕要的無非是1個世道安寧平靖興興向榮,百姓安居樂業,國朝威壓4海的世道。這種世道要1步步治理,可謂步步維艱。官吏如朕之雙手,若手段疲軟不願幸苦,盛世如何能成?國朝威壓4海,1統世界之偉業,又如何能成?”

“朕自詡慷慨,若有大功於國朝者不吝賞賜。割土封侯伯,丹書鐵劵哪樣會少了?望卿等自重,再幸苦5年。朕不是不讓諸卿過安樂生活,而是居其位謀其事,要對起掌中官印,還要對得起1身所學以及良心。”

群臣聞言尷尬,這種時候該葉向高或袁可立上前拍胸脯立下軍令狀。可已經不幹葉向高什麼事,可又沒有正式將相國金印交給袁可立,導致袁可立上前答話或不答話,都不合適。

葉向高也是如此,1個快要走的人,上前答話或不答話,都不合適。

氣氛尷尬,朱弘昭神情自若環視掃著殿中文武官吏,他有什麼好尷尬的,他是正式質疑、警告相府小心行事。

呼1口濁氣,葉向高將身側的相國金印印盒抱到麵前小幾上,挺直腰背道:“皇上聖言,讓臣慚愧。”

“不幹葉公的事兒,國朝改革時,既要發展又要狠抓吏治,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眼前朕也是提前言傳一聲,希望袁愛卿警醒,莫要等到底盤基層糜爛後,再行大刀闊斧之事傷了國朝元氣。”

他這頭點出袁可立,袁可立這才鬆了1口氣,身子微微前傾拱手:“皇上聖心高瞻,是臣駑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