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排後撤填裝,第2排邁步上前銃口探出去。
密集銃聲如雷炸響,營壘中牛馬陷入小範圍的驚慌,這些場麵聽火銃炸響、乃至是炮聲的牛馬都是如此,更別說瓦剌人的戰馬。
他們也用火器,卻玩不起跳蕩鐵騎這類看著華而不實的東西。馬上射擊根本沒有精準度可言,連個大致落點都無法估算。
他們玩的是騎馬行軍,步軍射擊。所以他們的馬匹,缺乏對銃聲的適應能力。
成片的奴隸被打碎跌落戰馬,或者坐下戰馬受驚、受傷導致他們接2連3摔下來。
高速衝鋒的奴隸散騎基本上就是十死1生的命運,落下來摔不死也要失去戰鬥能力。
“長兵,推!”
不斷有地雷炸響,靠近營壘1裏範圍內,滿是煙塵、硝煙,什麼都看不清。
陷馬坑區域,不斷有馬匹折斷前後蹄,痛嘶摔倒與主人滾做1團。
塹壕擋路,擅長馬術的奴隸散騎多有1躍而過的,又衝過拒馬槍。
1層層障礙下,依舊有奴隸散騎保持在馬身上,隻是馬匹衝鋒時受驚沒能直線前進,可也刹不住,跑弧線前進,這些殘存的奴隸散騎1躍而過,或落在車上,或衝力過大落在營壘裏,倒黴的摔在車陣前1頭摔死,運氣好1點的暈過去。
成排警役手持長铩齊步上前,長铩高舉紮過去,還未跳下的奴隸往往被幾杆長铩劍刃刺死,或者被長铩兩邊的破甲錐推下去。
落入營壘區域的,銃兵密集上前亂刺紮死。
長铩是一種古兵器,可以看成十字槍。頂端是寬闊劍刃,兩側是橫著的破甲錐。盛於兩漢3國,適合密集使用組成步兵方陣,屬於在隋唐時期9淘汰的兵器。
警役部隊不僅是2線維持、穩定戰線殺敵的存在,更是軍法隊。警役部隊都是退役軍士,他們的組織度遠比寧夏軍團的新丁強。
他們站在寧夏軍團鋒線背後,就有鎮壓、監督寧夏軍團軍士作戰的使命。
1個個哨都劃分了防線,軍士擅自後撤脫離防線,9地處決。過半軍士無令擅動,殺其長官。
頭戴紅巾的民壯上前,將本陣傷員往後運輸。留下的火銃,警役便補上去。
煙霧消散後,哈喇忽剌眉頭緊皺,兩個試探火力的千人隊9這麼沒了。
陣前散騎遊動,將潰逃回來的45騎拉過來,哈喇忽剌隻是輕輕頷首,立刻十抽1,將排成1線的潰逃奴隸挑出幾十人,推到陣前3裏處,當著明軍的麵,施行斬首。
東邊1線,和碩特部、杜爾伯特部也派出奴隸試探火力,也是如此下場。
看著沒動靜的瓦剌人,劉行孝聲音透過鐵麵:“長史,瓦剌人該不會9這麼逃了吧?”
侯洵看了戰果也是內心1鬆,笑道:“瓦剌若退,必然有詐。”
對於瓦剌人,高層最高的感觸就是這夥人太精了,打伏擊戰是1流的。英宗北征,京營禁軍集團在宣大地界,在自己的地盤反倒得不到軍情,讓人家1股1股的吃掉,戰死的冤魂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
戰果出乎預料的差,哈喇忽剌也不氣餒,他有的是法子吃掉寧夏軍團。扭頭對著1名萬戶點頭:“撒英,去拔了明軍眼睛。”
準噶爾部開始後撤,另外兩部也開始後撤,進行紮營。哈喇忽剌分出去的萬餘騎,開始掃蕩1係列的據點。
烽火連綿,向東到哈密,向西到吐魯番。
明軍飛騎、信鴿騰空,向著哈密彙報緊急軍情:“瓦剌參戰,於鄯善包圍寧夏軍團營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