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南京陰雨連綿,玄武湖十裏長堤上,朱弘昭戴著沿長近尺的特大竹笠,披著蓑衣來垂釣。
缺乏必要的耐心,他的魚竿由當值的孫海握著,與閻應元蹲坐在湖邊垂釣。一旁8角大亭裏,朱弘昭翻著書。
這是幾卷即將要刊行的書,閻應元拿不準主意入宮來問問。
首先是《奇器圖說》,由天啟2年進士王徵(音止)譯、著編纂整理,王徵字良甫、號葵心,陝西涇陽人。此時官至揚州府推官,這是1個眼前來說比較清閑的差事,為了加大步子發展,各府各縣上上下下都是掌印官負全責,自然也有大權力。故而分擔職權、平衡牽製掌印官的1係列職務9失去了原有作用。
王徵就在這種清閑環境下,因為愛好弄了這麼1本書。這是1本對物理學應用機械的研究與實驗頗有成績的書,可以算是工業應用方麵的《農政全書》,與《天工開物》能算是姊妹篇。
這種書也出版了不少,閻應元拿不定主意的原因,還在與王徵身上。
王徵與傳教士鄧玉函效甚密,本該關在大牢裏已處決的鄭玉涵染了發須成了王徵的家仆,勉強夠得勾結外夷。
《奇器圖說》就是根據鄧玉函口授而譯著,王徵又增編現下流行的機械進行增強,全書分3卷,卷1為重解,卷2為器解,卷3為圖說。介紹了天平、杠杆、滑車、起重、轉重等數十種機械原理,又陸續增補了改良及應用例子。
王徵還將眼前流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寫出對虹吸、鶴飲輪激、風磑、自行磨、自行車、輪壺、代耕、連弩散形等十1圖,此外又增編蘇揚地區探討為本地區所熟知的各種器械,如蒸汽機用以紡織行業的試探。
眼前這本書算不上應用機械和機械工程學等最高成9,卻可以作為範本刊行天下,鼓勵士民軍工研究、出書。
而王徵的政治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皇帝對外夷的防範之重在各處看來,有些過頭了。閻應元手握天下報刊信息流通大權,自然不想自己惹麻煩。所以一些積壓的敏感書籍,都來尋皇帝裁決。
放下《奇器圖說》第3卷上的複雜圖紙,朱弘昭很感慨。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1係列原版插圖隻講形勢,一般人看著原版插圖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隻有相關的匠人看1眼,才能明白是怎麼個事,該怎麼去按著圖紙來搞。後來原版插圖更新增編原理,采用標準尺寸繪畫,讓有文化的未入行人能看明白了。
機械製圖標準化,直接關係到能不能1處出書,8方同進。
而眼前的《奇器圖說》耗費了大精力,所有圖卷都有成體係的原理圖紙,完全可以作為各處的指導書,刊行天下後,將極大提高各處機械應用能力。
放下書,朱弘昭瞥1眼作者名字和官職,對曹化淳道:“準許刊行,另將這個……王微調入國子監擔任祭酒,其犯令在前不可不懲,罰俸半年。”
曹化淳神情微微1愕,趕緊點頭應下,雙手接住《神奇圖說》,果然字跡潦草是草書,活該讓皇帝把名字認錯了……他心裏誹謗,搞不好王徵還會改名字……
給皇帝的上書……唔,準確來說是一切走程序的行文,必須用正楷書寫。多少司禮監有前途的小宦官9因為謄抄時錯1個字而跌落到浣衣局也是數不清的,就連劉時敏早年入宮時在司禮監做謄抄的活兒,辦砸了差點丟命。
王徵的這冊是原稿,自然字跡隨意了些。
大明沒有禁書的說法,餘下幾冊書都是涉及到作者政治問題的原因,就連趙南星都有1冊《塞外見聞》,也讓他1並通過了。
處理完這些事情,難得出來1趟的他開始處理其他一些雜7雜8的事情,李家姐妹挺著個肚子,他根本走不開,也不想走開,不少旁枝末節的事情也9拖了下來。
這類事情說不上重要,重要的話侍從司那裏會擬定方案找他來批。主要就是雜,多是一些爛賬,侍從司乃至是相府不好追究清算,更沒資格抹除,隻能等他閱覽後點頭消檔,把爛賬沉水。
拿起1冊,看封條是3月初4日的,直隸巡按禦史楊茂春上的《黃山冊》。
飲1口茶,聽著斜風細雨閱讀起來:黃山界徽寧間,延袤2百餘裏。山西北距太平縣8餘裏,細民之業,山東南距歙縣1百2裏。共計山7千7百餘畝,其吳養春山3千4畝。前旨變價3萬,自養春之山而論。謂多年木植,利不下2萬,似概山而論。除養春3千446畝入官之山,罰其逋稅變贓助工外,至原屬百姓,容樵采納稅……
“瞧,朕不來南京,每年漏稅竟不想如此之重。”
朱弘昭有些無語,歙縣汪氏血案後,朝廷派人過去,正經的東西沒拿出來,倒把黃山木材承包的爛賬給翻出來了。
田有公田,礦產、山林也歸公有,萬曆皇帝開的好頭,將以前丟掉的這些該屬於皇室的財產給搶了過來。也不好做絕,有私人所屬的山,也有承包出去的官山。黃山這邊1大片官山9早早租了出去,官商勾結有貓膩;沒承包出去的除了宮裏、公用采伐消耗外,也是一直在生長的,這些木材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