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吃麵,還是吃米?(2 / 2)

周應秋也不管諸人神色,自顧自說著,姿態蠻橫。他的手,可是判決了過百萬人,由他簽發的監斬令涉及的死囚不下於十萬。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此言是爾等興起之名言。對此言,君父是認可的。君父身具太祖遺風,將天下子民視作兒女。我等官員於下,代天子巡牧、治理地方,乃1方父母官;於上,我等皆乃君父之臣屬、家奴。小家小戶尚且有有家賊惡奴,朝廷乃天下人彙聚之地,惡奴頗多,損公肥私比比皆是,不該殺難不成要當祖宗供著?”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正因如此更該申明綱倫,典明刑紀。天下不能亂,亂了可9不是天下人的天下。朝廷總樞天下,相府治國,選拔賢能,天下人德才兼備者,皆有治天下之望。故而,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朝廷乃天下人治天下人之所在,朝廷也是天下人之朝廷。”

“是故,爾等意欲何為!”

“本部明言相告,朝廷不怕威脅、勒索,為天下人之平靖,為政通人和,休說百萬,縱是千萬,也殺得!”

“1個2個好好思量著,我大明人口兩億,已人滿為患!最不缺的,就是人!治國賢才,少了嫉賢妒能,無事生非之群獠阻路,此等大才方能履步青雲如過江之鯽,人人有1技之長都願為朝廷奔走,為天下人效力!”

“若我大明亂了,休說千萬人,就是十千萬人,也要橫死於饑饉、亂軍之中!為天下人安居樂業,本部及法司諸公,無不敢殺之人!”

看1眼垂首的張溥,周應秋袍袖1抖,走了。

這是最後1次施壓,沒有正式談判前施壓,他不怕談崩,他有功於國,大不了富貴回鄉。你們不識好歹,咱落不得好,你們1個個也別想活!

複社中人,彼此相顧,泛著哀愁、苦澀。

他們根本無法和外麵聯係,外麵的江南士紳父老,士林大儒急得團團轉,9怕這幫人死心眼死硬到底,拉著所有人一起下地獄。

盡管知道江南士紳的態度,可周應秋依舊不敢讓他們彼此聯係。

陳策動手很快,將複社一網打盡,隔絕消息,主動權就在朝廷手裏。若讓他們見麵,主動權可9沒了,不要懷疑到了絕境,很多人爆發的想象力。

隻有人想不到的,沒有人做不到的!

隔絕消息,杜絕一切隱患和麻煩乃是重中之重。

事情做不好,皇帝也不會把你往死收拾,頂多是你能力手腕不夠。若給複社與外界串聯的機會,這9不是能力問題,而是立場問題,是缺心眼兒!

張采環視周圍,見所有人都沒了心氣,道:“餘去了。”

“兄長,此事……此事還是由弟來擔吧。”

張溥等人商議後也傾向於服軟,但要保證體麵,現在周應秋擺明了車馬炮,開刀的意思很明顯,體麵什麼的可以不要了。

對著張溥苦笑,張采道:“賢弟乃複社心氣之所在,數遍諸位,隻有愚兄夠份量。今日,為了富貴……”

擠出笑容,張采抓起衣袍前擺握緊,一把撕斷丟在地上:“我等割袍斷義,各奔前程!”

“兄長!”

張溥大急,要上前拉張采,張采探出手掌止住,環視周邊麵容哀戚的3吳名士,緩緩道:“餘也想不通,我複社是我等之複社,還是為天下人之複社?又或是,乃江南人之複社?諸位珍重,莫要悲傷飲酒過度,餘不願楊彝之事複發。”

楊彝很慘,顧夢麟相信他是被自殺,張采現在也相信了。

端起1碗結塊的麵,張采握著筷子緊步朝外走,不敢再回頭。

“兄長,何須如此絕然!”

張溥大呼,淌著眼淚跪在地上,1名名名士跪拜,人人悲戚,都是棄子。

頓步,張采頭也不回:“汙名餘可擔之,當謹記,複社乃承載天下人理念之複社。我等初盟誓於婁江,後又於虎丘盟誓,不可辜負。心懷萬民,大公無私,如海剛峰一般,天下何人敢委屈?”

真的委屈,太倉這個江南米糧集運之地,並插手進來的人物組織何其多?都已成了慣例,誰能免?混在江南士林,誰都不敢說太倉米糧的事情。

被周應秋一頓指責,都心虛,也認可這個事實,白白挨了一頓罵。這個問題,到了他們這1輩,誰都解決不了。

一片哭聲中,程新想跟著張采1同去,可他忍住了。

背叛1個2把手,份量足夠,人數卻少,不會過度影響複社以後的名望。

若是有兩個人1同背叛,那就有了說法。

而且,他擔心自己1動,會讓更多絕望、自暴自棄的人跟隨,到時候複社就完了。

都是有交情的,猶豫再三,他還是沒有捅這致命1刀。

否則,顧夢麟那裏,也不會原諒他。

主動捅,和不得不捅是兩個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