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1早,天還沒亮時,朱弘昭夜宿的瓊華宮9忙碌起來。
1隊淨軍裝載溫室產出,裝車會運往梅樓。
正殿,朱弘昭懶洋洋躺著,腰酸。
坐在梳妝台前的寶卷容光煥發挽著發絲,戴上女官統1的軟翅唐巾。文化的影響力是恐怖的,蒙古人那邊的單耳掛飾,皇帝喜歡的抹額、對襟比甲、帆布坎肩兒,彰顯勇武誌氣的紋身,現在都在流行。
鍾鼓樓晨鼓響起,朱弘昭搓搓臉爬起來,穿上坎肩,披一件外袍來到窗口拉開窗戶,清涼空氣撲來,深吸1口氣,皺眉:“正是中夏,這氣候讓人擔憂呐。”
纏著絲帶,寶卷點頭:“可不是?聽聞昌平那邊、還有西山都落了霜。就連賣的桃子,都比往年澀了些,硬的崩牙。”
北方氣候越向北,海拔越高,變化的影響越明顯。還好,今年北方已經大麵積鋪開土豆種植,再大的災害,也影響不了土裏的東西。
此時陝西岷州衛,申都寨。
楊肇基巡查武備駐節於申都寨,岷州衛很大,與西邊的洮州衛是抵禦南端高原諸族的前哨。3年前鬆藩衛作亂,當時的甘肅巡撫徐3畏駐節此處,繼田樂之後再次彌平叛亂,同時親自帶人出入窮山惡水中監工,修建邊牆,類似於弱化版長城,沿著山川走勢修建。
來這地方巡查不久,楊肇基9感受到岷人與洮人的衝突,不是什麼大衝突,而是從祖祖輩輩就積累下的小齷齪,起因是要改土歸流設置府縣隸屬關係。
洮人認為自己物產較岷州豐富,人口更多,應該設立以洮州為核心的洮府;岷人認為這邊給朝廷立下的軍功大,還有是貢物黨參唯一的產地,而且洮州衛北已經有了1個臨洮府,府治所在9該在岷州境內。
這地方軍政事務都是土官掌理,沒少因為這個事情詢問楊肇基。流官怕楊肇基這樣的大將軍,而土官不怕,老子是世襲的,皇帝都不撤,你能撤我?
岷州衛有南北兩個軍政核心,北邊是岷州衛城,地處3岔口,依山傍水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南邊是西固城所,也就是後世的舟曲。彼此官道連接,山路如蛇盤山1圈又1圈。
楊肇基從西固城向北所核查武備,沿途經宕昌驛、腳力寨、岷州衛城、梅川驛,向東出原由官道走在新修的官道,來到了申都寨。
經過申都寨後準備去改名為武山縣的寧遠縣,大明有兩個通州南北通州,永寧這麼好聽的地名更有好幾個,都是府縣1級的同名機構,為了省麻煩減少誤會,縣以上的地名開始整改。
武山縣改名,是楊肇基改的,在鎖龍寨與武山之間有臥牛山,這邊地勢之險惡,將楊肇基給嚇住了。
沒有其他山路可走,隻有1條與河水伴行的平坦路。走起來很方便,可兩側臥牛山筆直筆直,高34丈,直的讓人絕望。簡直就是天然鑄造的城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是頂端,竟然是平坦的,天然的要塞!
這也是南邊鎖龍寨的地名來源,隻要守住臥牛山,南邊殺來的吐蕃也好,蒙古諸部也罷,都隻能铩羽而歸。
武山縣駐紮一營精銳,這裏是楊肇基做最壞打算設立的據點。若南邊1路失守,臥牛山就是他建立武勳的地方。
1早,天氣晴朗,楊肇基留下1隊親衛作為教官,操訓申都寨略顯荒敗的3守軍。就帶著近乎1個滿編3千人的親衛營走向鎖龍寨。
“父帥,這岷州衛可真是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