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勞力,狼與羊(1 / 3)

兵役策從兩個方麵下手,兵製革新和徭役製度新建,後者袁可立和他手裏的幕僚班子已經有了體係,兵製革新則是皇帝和侍從司的事情。兩方要合起來搞,袁樞就是天然的中間人。

侍從司內部的討論,對於兵役策他們不反對,擔憂的是基層的動員、組織能力。至於徭役太重?其實真的不重,這隻是稅製革新的前奏,預期的稅製革新是殺大放小,對底層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兵役策,不去管對朝廷兵員的補充,對下麵來說,最吃虧的是還是大戶人家。1旦出台,他們雇傭勞力的成本就會高漲。

永遠,永遠不要高估資本的良心。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為了利潤大明的官商士紳集團真的什麼事都敢幹。相對於更漏骨的西夷人,大明商人做事情還會顧忌顧忌名聲問題。

地方上,百姓受到的剝削,以1條鞭法來說,逼迫他們的是衙門,然而獲利最大的始終是商人。惡名都讓衙門背了,好處、好名聲都歸士紳所有。

不要總以為地主和佃戶的關係很矛盾,錯了,地主謀反,願意跟隨的還是佃戶。

原來的稅製,海禁,邊塞馬市,都是1個性質,吃虧的始終是朝廷。可把持朝廷的是哪些人?是官僚集團,朝廷就是他們手中的軀殼,借助這個軀殼將資源限製或強製流轉,獲利的始終是他們。

南方人口多,手工業發達,卻缺乏大量勞動力。為了補足勞動力,尤其是廉價的勞動力,富裕的南方也會出現人為擴大的天災,1大批活不下的百姓隻能賣地,去當工人。

還有各地民營礦場,從始至終,就是吞噬人命的存在。軍中俘虜、流民,能騙到的外地人,都是礦場上佳的勞動力。

所以缺乏勞力,廉價、最好是不要工錢的勞力,對江南各家尤為重要。畢竟,現在他們內部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降低人工成本,進而就能增加競爭力。

漕運的重新疏通及鐵路修建,官道維護後,經濟活性大增,他們內部的競爭也更為激烈。

9因為勞力問題,安排好侍從司工作後,朱弘昭得到了瀛洲的密折。就是關於勞動力的,那邊擔心出問題,所以請示他。

瀛省,現在有3條貿易線,1條是給朝廷運輸今年新米、金銀銅礦石、漆器、及各種特色產品。當然,運的女子也不少,姿色上乘者進入教坊司,中下等賞賜有功將士。

這條是天津、旅順、長崎貿易線,有大明最強的3個船幫負責海運,還有軍中運船合起來大船將近1萬3。

另外兩條,其中1條自然是西夷人的船隊,數量太小。

最後1條就是江南東南的貿易船隊,以廣州、寧波-平戶、相模灣、神戶灣為主。規模不下於朝廷的船隊,出海時載著金銀糧食,從駐軍交換勞動力。說白了,就是花錢從朝廷手裏,朝廷怎麼會做這種事情?絕對不可能,1定是當地駐軍私下做的。

人口是最大的財富,因為可以源源不斷創造財富,本身又是可再生資源。因故,江南那邊試探性買了1次,1次規模比1次大,大約5萬的日本青壯被1次性買斷,運到江南成為奴隸。

瀛洲那邊,東瀛省的總督田爾耕擔心奴隸作亂或學會漢化後逃籍,為患地方。賣出去時悉數臉上烙印,做個抹不去的標記。

而西瀛省也有顧慮,但張虎沒有太多手段,因為沒必要。

原因很簡單,記得日本的特色發式不?就腦袋頂上禿禿那個,叫做月代頭。最初流行於所謂的西國,北9州霸主大內家靠著貿易起家,帶著西國武士去日本京都。姿態蠻橫,行為粗魯,讓京都上下,男男女女好好體悟了1下什麼叫強大的西國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