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勞力,狼與羊(2 / 3)

於是乎,月代頭9成了強大、時尚的代表裝飾,從京都周邊這個文化、經濟中心,逐漸向關東傳。

東瀛省的武士趕時髦就給自己剃1個,卻不普及。這種發式此時在在西瀛省全麵流行,就是個農夫,也想剃。以前身份不允許,現在武士階層的規矩廢了,更是滿大街都是。

發式,也是瀛省區分土著民族與客居瀛洲東渡人口的顯著區別。

故而西瀛省賣出去的人口,形象特征鮮明,也9沒有做什麼戳印以示區分。

現在,瀛省前腳賣了人口,後腳9報告,認為南方會有安全隱患。

當然,人口買賣代表朝廷的相府根本不會承認,因為這與他們沒關係,利潤都是皇室和將府的。是將府管理不當,才造成如此有悖於道德的事情。

這隻是小事情,可勞動力問題不得不重視。大明不缺勞動力,可商人缺廉價低成本的勞動力。那邊的折子反應人口買賣是1個事,實際上在詢問要錢還是要瀛洲安穩。

要錢,9繼續賣人口,養牲口一樣細水長流;要安穩9占據各處平原,進行人為有組織饑荒計劃。

不僅民間商人缺低成本的勞動力,朝廷也缺,袁可立的兵役策就有這方麵的考慮。皇室也缺大量不要錢的勞力,這年頭開礦困難,鋼鐵產量的突增,背後就是各處礦廠的白骨。

之前征遼戰役的俘虜,幾次清洗的流放、貶奴的勞力,其數量已跟不上鋼鐵產量的生產需要。

到底是要眼前的勞力,還是一勞永逸將土著抹殺?

這個問題很大,朱弘昭在利益與道德中衡量著,1舉抹殺才是真道德,什麼後患問題都沒了,一片太平;若是要勞力,世代壓榨,符合國朝的利益,也是出1口氣。可遺留下來的問題,太大了。

說到底,日本人與朝鮮人一樣,有較高的漢化程度,相對於各處,吸納他們是最容易的,他們的文化源於中國,消除其人口優勢後,混居幾代人,誰都分不出誰來。

若大肆壓榨,這些人會將仇恨永遠記在心裏,記載骨子裏,記載傳承的血液裏。表麵融合進來,實際上另有打算,潛伏著,就等你睡覺的時候發作。

那邊的文化人西渡,改籍分散安置在各地,掀不起風浪。留下來的多是沒文化的,又在島上,施行嚴酷的信息監管製度,限製人口流動,就能借人為天災的手,逐步將其島上人口優勢抹消。

大規模的人為屠殺,根本行不通,軍隊敢下手,他能下達命令,相府、禦史台也會反彈。大明是當世文明道德的標杆燈塔,是楷模,是文明的代表。說的狠了,他翻臉要捅黑刀子,他不要臉了,人家相府是要臉麵的。

所以隻能借天災,天災爆發時,大明還要救援瀛省百姓。要軍民1家親,該餓死的還是要餓死,逼急了造反的還是要殺的,這種殺伐是正義,是合法的。

雨幕中,朱弘昭一襲白底青紋對襟比甲罩袍,右手撐著傘漫步,左手握著密折。

侍從司全都去工作,隻有貼身宦官、女官5餘人跟隨。

他們不知道,皇帝現在要做的抉擇有多大,選擇殺,上千萬人要餓死;選擇不殺,1代幾百萬,1代幾百萬人都將過著牲口一樣的生活。

現在的島上土著,與後來的是不同的,現在的島民仰慕的天朝上國,後來的西化後,自以為是中西合璧的優秀民族,自然要獲得優秀民族該有的生活水準。為了這個生活水準,從他們謀奪朝鮮開始計算,因他們,中國到底死了多少人誰又能說清楚?

西6宮,長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