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宋應星(2 / 2)

“保護好這位宋先生,我會發旨工部,讓崔呈秀配合。你這邊抽調人手,彙合工部人手組成監工考察團隊與這位宋先生,去天下各官坊巡查。《天工開物》乃國之利器,麗亨也多關心著,書成刊印時,首署宋應星之名,也該有麗亨1個。沒有麗亨,宋應星這書……命都難保。”

“君父,如此不甚妥當,這是宋先生心血之作。”

閻應元推辭,豎著的兩條眉毛皺著,這有巧取豪奪之嫌,會遭後人非議。

“不,麗亨應該這麼看。這書是宋應星的孩子,是你救了這本書,救了宋應星,你就是這書的義父,署名其上不為過。再者,原稿是宋應星心血不假,後續增編整理也有朝廷出力,由你牽頭該署名。最後,再把崔呈秀的名字寫上。這老頭兒也算忠貞體國,吃了那麼多苦,受的冤屈不小,該給些好處。”

閻應元家裏就是做刊印書籍生意的,也知道很多這類事情。有才無名沒門路的想要刊印書籍,實在是難,請人出資署名對方也是慣例。

可這本書不一樣,關係重大,國之利器。別說後人,就連當世人也會極為關注,署名書上被有心人糾舉,名聲不好聽。

國人重名聲,這是一種很好的道德約束手段。因為名聲臭了,倒下去的官員數都數不過來。

他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

將手裏的原稿整理一番,放在一旁朱弘昭飲茶問:“方公最近如何了?”

“狀況不甚好,國丈診後說撐過這個春季,後麵就好說了。”

想到半癱瘓的方從哲,閻應元神情傷感,低下頭。

方從哲已經撐不住了,撐的很難受。按方從哲的話來說,看不到5年大政後的成果,也要跟著皇帝南巡,看看各地變化。

處在朱弘昭的位置,各種舊檔擺在麵前,黨爭的來源他已看的1清2楚。

方從哲是萬曆皇帝強逼著出山的,浙黨的盤子是萬曆皇帝強拚湊在一起的,為的就是對抗東林。東林創建者顧憲成是萬曆放出來咬張居正的,後來失控隻能踢出朝堂。

張居正的1條鞭法不僅是損耗底層百姓,刀鋒也從中層士紳那裏刮了1點油皮,商稅有著大幅度增加。這種大幅度可以理解為1百萬的商稅變成2百萬……

9這麼點引發了士紳激烈反彈,顧憲成就是這種情形下登場的,作為禦史為士紳說話死咬張居正,萬曆又被張居正這個大胡子欺負慘了,就扶持張居正。

然後發現,自己控製不了顧憲成這條瘋狗就一腳踹下去,顧憲成便在東林書院講學,評擊朝政。大概意思就是這條政策該怎麼怎麼做,讓我來做又該怎麼怎麼做,我來做又會讓你們日子怎麼怎麼好,很能鼓舞人心。

使得中樞權威日降,而又提倡言路大開,鼓動士林和朝廷搶參政權。為了搶那麼1點點商稅利潤,鬧的雞犬不寧。

後來楊鎬的大敗,最為荒唐。兩倍的兵力差,聚集3大征宿將悍兵,高度火器化。對陣吃不飽,拿著大刀弓箭的建奴,卻敗了!

戶部不掏錢,是萬曆墊內帑打仗,卻被朝野士林評價為虛耗國庫。逼著楊鎬決戰,遼東那路況基建,還是大雪沒膝的情況下,後勤怎麼說?

可以這麼說,楊鎬隻有死路1條。如果當時東林不逼中樞,給楊鎬時間爭取到春後作戰,情況立馬9不一樣。

哪怕再拖延1個月時間,川浙軍入遼,3萬川軍是劉綎的嫡係,劉綎出征前哭求楊鎬暫緩進攻,楊鎬也沒辦法!

按劉綎的話來說,隻要川軍到,他帶著本部3萬川軍就能打崩老奴。結果作為偏師,帶的還是朝鮮人為主的雜兵,被建奴突襲攻擊中軍,朝鮮人在哪?

老將劉綎和義子戰死。

浙軍更不用說了,是南軍骨幹,戚家軍老底子。川浙軍餘部,救援沈陽時6千人在渾河硬撼8旗,險些把8旗打崩!

遼東大敗主帥楊鎬是浙黨中堅,自然首輔方從哲就要下台……

1係列的問題很複雜,最關鍵的就三處,戶部不給錢,朝野逼著決戰,還有一切調動的機密落在建奴手裏,這可是楊鎬直接給兵部的作戰機密!

所以戰敗後,萬曆皇帝沒殺楊鎬,匆匆繼位當了1個月皇帝的泰昌皇帝也沒殺,天啟也沒殺。擱在以前,這種級別的決戰戰敗,砍頭都是輕的,最起碼也要抄家流放,嚴重了還會波及朋友。

方從哲就是這麼難,楚黨是張居正江陵黨組成的,浙楚2黨也代表著士紳,可心裏還有朝廷,知道沒有稅收的朝廷將是個什麼樣。

而東林,純粹的就是為了自己及背後的士紳利益。

朱弘昭眨著眼睛,隔著玻璃房看外麵的藍天白雲,緩緩道:“了解了,事情急了火速通知宮裏,我要送送方公。”

他是皇帝,老臣病了他也不能去看,隻有最後關頭才能去。

閻應元張張嘴,抽抽鼻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