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外,朱弘昭拿了今年的新土豆,在火盆上烤著。
司禮監眾人趕過來,聆聽指示:“土豆是好東西,可再3對宣大發布告示,依舊有人畜中毒事情發生。這回承天門賜宴,要把這個事情給百官講清楚。土豆枝葉、果實不能吃,隻能吃地裏的塊根。”
“賜宴,以煮土豆為主,每人兩塊,配鹽。”
“另,徐光啟很有眼界,在《農政全書》上點明土豆日後當有大用,這才提醒了朕。升他為禮部左侍郎,招入相府任職。還有王敦盛,獻書有功,官升1級。”
於是乎,5天後承天門。
明黃傘蓋下,朱弘昭拿著土豆蘸著鹽,吃了起來。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他是吃慣了土豆,李家姐妹有些難受,吃的比較慢,反而張嫣在一旁吃著,也是香甜。
台下大將軍府的人有什麼吃什麼,都無所謂,戰事緊急了連皮甲都會熬了下肚,土豆又算什麼?
禦史台的禦史們再不幹人事,也要立身要穩,畢竟幹的是咬人的工作,立身不穩,咬上去極有可能被目標1腳踢斷腰椎。
大明真正靠俸祿過日子的人,有,就是這些禦史,不管有錢沒錢,日子是出了名的寒苦。每月初去戶部領俸祿,9這幫人衝的最快。
除了這兩處地方的官員,其他衙門的官員9難受了。
上麵皇帝蘸著鹽吃的滋滋有味,可自己始終咽不下這種毫無滋味的東西,可你敢不吃?
還要裝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
史繼偕吃了兩口以胃寒為原由,不吃了,土豆這種番種,對他1個寧波人來說不算陌生,又不是沒吃過。
朱弘昭在承天門門樓上,手裏抓著1塊搗散的土豆泥塞嘴裏,目光看著下方將近兩千的在京官員、武將、勳戚,其中表現最難堪的就是勳戚,明明吃不下,卻吃的比誰都要快。
沒法子,勳戚們真怕了。
他們看來新皇帝真的不講理,他們已經被趕出朝堂軍政核心,文官們被清洗那是活該,可自家發點小財又怎麼了?又沒擾亂法治、施政綱領,幾次放血,家家都窮了……
“好吃?”
史繼偕端著茶漱口,問一旁慢悠悠吃土豆的葉向高。
葉向高是廣東人,扭頭看1眼史繼偕道:“福寧兵變,誰敢說不好吃?再說了,本相也是窮苦軍戶出身,這土豆百姓能吃的,本相怎麼就吃不得?”
6月份,福建福寧因為欠餉原因,爆發兵變。
軍士張天賜、王1經攻占城池,毆打克扣軍餉糧秣的程姓同知,好在被巡按勸服,對峙了半月解決後,才上報京師。
與此同時,廣州城因為米價過高,爆發大規模民變,亂民充入城中,打砸市肆,劫掠米糧。將廣州城的知府,堵在知府衙門一頓狠揍。
兩廣總督胡應台都做好入京述職和報功的準備,出了這麼1檔子事9派巡按禦史帶兵去鎮壓。帶去的是廣東衛所軍,這些人怎麼可能和自己的老鄉鬧不痛快,眼睜睜看著欽差巡按被亂民在城門口一頓狠揍。
胡應台隻得親自出馬,帶兵鎮壓,斬殺為首者5人,才安定下這件事情。
然後,帶著廣東鑄造的紅夷大炮入京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