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廠設立很久了,年前給他們的任務就是攻克鋼質車軸技術,為以後大麵積製造車皮做技術積累。
其實,現在山東那邊已經製造了蒸汽汽車的模型出來,如同1個玩具一樣,通過壺嘴噴出的蒸汽帶動渦輪產生動力。能量浪費嚴重,而蒸汽設備又過於沉重,所以這就是個玩具。
燒好煤後,這是1輛勉強能自動前進的汽車,速度與步行差不多,還無法載重過多。
現在就等蒸汽使用效率更高、更大型的蒸汽機,這批蒸汽機以火車頭設計為主,越大型,越能增強對蒸汽的利用率,因為使用的設備多了。
這項技術還處在保密狀態,鐵路不可怕,最多就是增加貨物轉運、調兵速度。還刺激不到南方人最深處的神經,1旦蒸汽火車出現,那南方就不是天高皇帝遠了……
鋼鐵冶煉需要技術積累和總結,需要儲備大量的人才。
蒸汽機械類,也需要技術積累和人才培養,現在隻是初期,就等著第1個5年計劃完成後大麵積鋪開。
值得說一聲的是,在慈寧宮食邑青縣,已經開始大規模建設蒸汽機動力的紡織機,用來紡織帆布,為日益龐大的水師部隊提供帆布是明麵上的,以這裏的帆布作為5年後軍裝改革的原料儲備才是關鍵。
大明的布,通常都是農戶女眷采買棉花,在家裏紡線、織布,是農戶女子常規的生存手段。
最典型就是徐卿伯,他祖上是徐州軍戶,跟著傅友德征戰西南,紮根貴州。十歲時父喪,家徒4壁。他白日裏外出求學,夜裏就在他娘紡織機前借著蠟燭攻讀,十7歲中舉,次年中進士。
另1個典型就是顧炎武,顧家是江南大族,也有旁支庶流的分法。他1個叔父剛訂婚9過世,便將他過繼過去。他的嗣母王氏十6歲,未婚而寡也不願意改嫁,就靠著1座紡織機,養著母子倆。
工業化需要大量的勞力,大明不缺勞力,可工業化的進度會大麵積衝擊現有市場。所以蒸汽機很多地方都在用,產出的東西也是內部消化,盡量少影響現有經濟。
等各方麵儲備充足後,才會拋出來。
現有的小農躬耕、男耕女織的經濟體係被破壞後,必然會有大麵積的破產百姓。隻有儲備大量的物資,尤其是糧食,才能以官方賑濟的方式,穩住地方,穩住民心,撐過最初的轉型期。
否則大麵積的百姓破產,朝廷又沒有糧食來賑濟,後果是什麼,崇禎時期的陝西大亂已是很典型的例子。
陝西大亂最壞的影響不是糜爛陝西1地,而是流寇4處蔓延,將1處處的生產體係破壞,進而破壞整個經濟,導致受災的人越來越多,窮苦人越來越多,物資流通更是不便,最後導致全麵崩盤。
什麼時候財政改善,儲備足夠的應急糧食後,才會祭出蒸汽機這樣1道曆史進程大殺器。
大明是此時最大的國度,這裏的經濟體係通過宗藩朝貢體係、海貿影響著整個世界。
英國的跑馬圈地根本行不通,雙方的格局不一樣。
勉勵一番戰車廠的人,朱弘昭駕著牛車慢悠悠回養心殿。
天啟的乾清宮,他不想住,睹物傷懷是1回事,心裏愧疚也是1回事。
他還籌謀著建立1座更大的宮殿,就等這個5年計劃之後看情況。如果可以,將會在8百裏關中建造1座行宮,建立西京百官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