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台灣設鎮(3 / 3)

“殿下明睿,蒼生社稷之幸也。”

徐卿伯拱手,在朱弘昭的示意下坐下。

朱弘昭低頭翻閱公文,1怔,道:“李枟怎麼9……”

李枟是奢安造反前的貴州巡撫,連續6次上書要朝廷早作準備,結果朝廷沒反應,奢崇明被逼反後,李枟發現事情即將脫離自己掌控,要辭職回鄉脫離火海。

人還沒完成交接,就被困在貴陽城,便組織城中士子,用士子監督鄉勇,用鄉勇成片監督城中漢土流民,守住了叛軍最猛烈的攻勢。

隨後貴州總兵張彥芳、都司黃運清的部隊被叛軍擊敗,並故意放進城中消耗糧食。糧食吃盡,能吃的一切都吃了,這兩人帶著部隊開始殺人賣肉。

李枟當時無力控製,自己家人都有可能被亂兵捕殺屠宰,9每人給1把刀,用在關鍵時刻自殺免得受罪。

結果,這位戰後回鄉,本該這麼一直沉寂下去,慢慢忘卻當年的噩夢。

結果朱弘昭招安西南,在朝中將史上江陰城中的詩句搬出來,整個朝廷哭聲一片,為貴陽慘死的百姓,也為貴陽百姓的壯烈。

於是,李枟得知後開始了絕食。

不是不吃不喝,而是隻飲水卻不吃飯,用這種漫長而痛苦,充滿心靈折磨的死亡方式為貴陽百姓謝罪。

他自責,水西安氏被連帶著逼反,他的治政策略也是有問題的;他害怕,害怕自己不死會連累家族的清譽;9這樣,餓了78天,隻剩下1層皮的李枟死了。

“李公無顏存世,愧對貴陽百姓與朝廷信任,也為了以己之死告誡西南為官之後輩,這才趕赴千裏在貴陽求死。”

提筆,朱弘昭沉吟片刻道:“追贈禮部尚書,太保,諡曰文節。另外,萌李氏1子入國子監。督促禮部、工部依製遣人造牌坊、墓、碑。”

諡號中,文字是文臣最高追求,諡號文節整個明朝至今算上李枟,也隻有兩人。

這種諡號是極為隆重的,是要重臣合議根據事實情況來定諡號的。不過朱弘昭賜的是美諡,不會有文臣跳出來拆台,畢竟李枟也沒什麼劣跡惡政。

至於貴陽之失,朝廷都沒定罪說明罪不在李枟,畢竟人家之前都上書6次,上了辭呈朝廷也許可了,隻是新巡撫王三善未至,李枟留在貴陽不能走,還率領士民保住了貴陽。

李枟這樣罪不在己,最大的可能就是道德良心過不去,9自絕了,這種行為真的很能弘揚氣節,必須大肆表彰。

處理完1疊公文,朱弘昭端著茶碗出殿散步,享受清寒中的和煦日光。

不斷有新的公文進入乾清殿,不多時徐卿伯又拿著1封公文,朱弘昭入手後眼睛眯著:“不錯,南居益幹的不錯,這顏思齊打的好,9按之前約定,給他1個台灣副總兵。”

“台灣?”

“嗯,台灣設鎮,先讓顏思齊掌印司令,許他從福建移民至台灣,另外交付內閣,看看台灣設立幾個府縣比較好。”

9月初3,福建巡撫南居益借荷蘭人主動談判之際,扣留荷蘭頭目,顏思齊所部大小戰船百餘艘側擊包抄,俘獲5艘荷蘭戰船,武裝商船、運船2餘艘,荷蘭士兵1千1百餘人,南洋土民水手1千8百餘人。

解決了通往台灣海路上的攔路虎,也為東南除去了1塊牛皮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