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3件事(2 / 2)

“而國朝至今鮮有正宮嫡子繼承大統,民間早已傳為飯後談資笑柄……”

天啟的臉色陰了下來,悶聲道:“這是朕的家事!”

“皇兄,臣弟是皇兄的臣子也是弟弟。皇兄待臣弟如親弟,皇嫂待臣弟如子嚴加教導。說句逾越的話,皇兄的家事就是臣弟的家事。臣弟在宮中1日,9見不得奸邪小人興風作浪,拿皇室貴胄性命為玩物!”

朱弘昭站了起來,雙拳捏緊嘎吱作響,眉宇間滿是殺氣:“皇嫂正宮能誕下嫡子,這是多少年鮮有的大事,足以記載史冊!若出了問題,徒讓後人笑話!為皇室顏麵,所以臣弟在1日,就要保皇後母子平安。”

天啟目光陰沉,他兄弟7個,現在活著的9他和信王。

朱弘昭繼續說:“曹少欽曾拜師大同鎮守中官劉時敏,劉時敏是臣弟之師。故而臣弟才說動皇嫂讓曹少欽掌坤寧宮諸事,但曹少欽1個寺人做事雖細致,卻無多少膽量又孤掌難鳴。若皇兄心疼皇嫂,請以臣弟伴讀閻應元扮作小宦官於坤寧宮灑掃行走。”

天啟閉目,他知道想害皇後有能力去害皇後的人會是誰,年幼的時候,他曾信誓坦坦哄那個女人,要讓她做萬貴妃第2。可惜,最終還是他負了她,甚至連她入住宮中的待遇都保不住。

那是1個傻女人,天啟想著歎息。連入宮4月的齊王都看出來了,他還能再說什麼,咬著牙道:“準!”

朱弘昭鬆了1口氣,繼續說:“第3件事是太醫院的,太醫院醫官良莠不齊,多有昏聵、無能、裙帶醫官。臣弟在宮中研讀各代記錄,覺得這太醫院必須進行整改。醫生就是看病的,要根據病情對症入藥、大膽下藥才是好醫生。那些怕事情,明知病症卻擔心惹禍上身不敢醫治的太醫,無能占居緊要位置的醫官,比之徐逆、建酋還要可恨千百倍!”

這個朱弘昭不敢舉詳細的例子,天啟也不需要他去舉例子,很多正值壯年的皇帝病死,都有太醫院的責任。

太醫們寧願拖,也不願下藥治病。不是他們徹底無能,而是不敢,或者別有用心。

最近的例子就是光宗泰昌皇帝,寧可相信太監的瀉藥泄去春藥藥力,也不吃太醫的藥。後麵情況緊急,還是寧死不吃太醫的藥,寧願吃個來路不明的‘紅丸金丹’……

“齊王有何良策?”

“臣弟嶽父兄弟2人懂醫術,讀書半世連個童生都考不上,臣弟想為嶽父大人謀個前程。若皇兄憐憫臣弟一番苦心,可讓臣弟嶽父兄弟2人進太醫院。不求他們治病,隻求他們能將太醫院整頓,使之太醫院能更好的為皇室服務,使皇室子嗣繁榮。”

按製太醫院院使1人正5品,院判2人正6品,禦醫十人正8品。實際上禦醫人數此時高達3餘人,卻沒幾個有用的。

天啟垂目盯著桌上茶碗,齊王一片苦心他確實感受到了。

禦醫不是那麼好當的,出個事情齊王必然受到牽連。這個建議是冒大風險的,他非常感動。輕呼1口氣,道:“如此,太醫院9交由齊王整頓裁汰。齊王,還有什麼建議1並說了,難得啊……”

搖搖頭,如釋重負,朱弘昭笑道:“9這3條,此次出征西南若一切順利,臣弟興許還能趕上太子百日酒。”

天啟也笑笑,笑的有些疲憊:“那就預祝齊王旗開得勝,若齊王能趕上這次滿月酒,朕加封齊王為太子少保,封李家姐妹為齊王2妃。”

“皇子泰安健康國朝根基方能穩固,臣弟所求不過社稷安穩,旁的臣弟應有盡有,若有所求的話,也隻是將來子嗣的事情。”

天啟微微點頭,擠出1絲笑容道:“朕可以保證,將來李氏姐妹所誕之子,各封1子為親王,餘者皆為郡王,不使齊王為難。當然了,齊王也別生出十幾2個。”

隨後老魏帶來味道濃鬱的葷菜,朱弘昭與天啟邊吃邊聊,再次交流西南諸官的處置底線。皇帝允許齊王在西南戰場處決文武官員,武官3品及以下,文官5品及5品以下都在朱弘昭處置範圍內。

而這些以上的官員,必須通報內閣、6部、3法司議罪由朝廷處置。

西南戰場必須要解決,解決的越早,朝廷的元氣才能盡可能的保住。

齊王當夜離去後,老魏被天啟狠狠警告,老魏汗流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