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3件事(1 / 2)

夜晚,齊王入禁城。

現在的天啟十分的高興,天啟2年為他誕下1女的範慧妃再次成功懷孕,皇後和範慧妃同時懷孕,按比例來說他再過一陣子就會有1個兒子,這是一件大事情。

齊王入禁城,天啟在乾清宮偏殿,以前齊王的寢殿接待齊王。

他很高興,每日心情都非常的愉悅,卻見齊王神色嚴肅,似乎有心事,端著茶笑問:“齊王出征在即,莫非又遇到了難事?”

齊王抬頭看看隨侍的老魏,再看看4周的宮人,對老魏歉意笑笑:“老魏,本王有私密事與皇兄交談,還請老魏帶著他們回避。”

說著,朱弘昭將佩劍解下,抬手甩臂拋給錯愕的老魏。

伸手抓住劍鞘,老魏看看天啟,見皇帝沒有反對,回頭對朱弘昭俯首訕笑:“那齊王9與萬歲聊著,老奴去膳房燒些夠味的葷菜來。”

寢殿內宮人層層退出,隨朱弘昭入禁城的閻應元俯首1禮,也退了出去,監視外麵。

“齊王這麼興師動眾,連老魏都回避,莫非有大事要稟朕?”

天啟臉色也嚴肅起來,老魏的關係與齊王還算融洽,現在連老魏都要請出去,可以想象齊王要說的事情決然不小。

微微頷首,朱弘昭握著茶杯小飲1口,長出1口氣抬頭看看天啟,垂目盯著茶碗內飄浮的紅棗,道:“出征諸事已安排妥當,就等漕運第2幫船隊回通州。今夜來尋皇兄,隻想解除一些心病。總共3件事情,3件事不平,臣弟身在西南,也難安心於戰事。”

“凡是朕力所能及之事,齊王所請1並答應。”

天啟很慷慨,他相信朱弘昭不會提非分之想。他更著急西南平叛,西南今年戰事拖延,戶部估算將會耗銀6百4餘萬兩。這個數據已經超過遼鎮1年所用,所以天啟非常著急。

朱弘昭點頭,先說:“今日戶部主事盧象升尋臣弟垂釣,因恐懼京察大計,想要隨臣弟趕赴西南平叛。此人有勇力,精明強幹,臣弟的意思就是委任盧象升為隨軍長史,督管大軍糧秣用度。”

天啟眉頭當即1皺,有些不確定:“盧象升屢曆幹淨,身世清白;為政雖短,卻有實績。趙南星主京察,他盧象升怕什麼?”

將盧象升隨軍的理由重述一遍,朱弘昭有些苦笑道:“戶部在李老頭兒管理下,如今公正無私,剛直不阿也水潑不進。那些當官的怎麼能容得下戶部這個錢袋子遊離於掌控之外?而盧象升專司督管庫銀,他沒有問題,也能讓人找出問題。”

“他們敢!”天啟怒容,隨即仿佛像泄氣的皮球一樣,隻要在規矩內,沒有那幫人不敢的事情。

朱弘昭攤攤手,挑眉道:“臣弟會去葉向高那裏1趟,讓他別打李老頭兒的主意。至於盧象升,臣弟的意思就是先讓他掛職4品長史,跳出京察範圍,攢些軍功後再回戶部當個郎中。容臣弟說句不該說的話,地方上的將門不可過度倚靠,將門內兄弟父子相承,難保不會尾大不除。”

“而進士,孤身1人掌兵則無此般後顧憂患。再者,進士飽讀聖人教化,比之武將將門更為忠誠。作為皇兄的門生臣子,進士掌軍比之將門要可靠。”

天啟皺眉,疑惑道:“進士之中又有幾人知兵?”

“每科3進士能有十人知兵,9足以壓製將門。武進士雖是進士卻徒有其名,況且有將才也沒幾個有帥才。自古將將之人,目不識丁又有幾個?”

明白了朱弘昭的意思,1是告訴他盧象升這人可以領兵,2是讓他早作準備。隻要進士們能領兵,能鎮得住場子,那天啟的底氣自然9足。

天啟摸著下巴,細細沉思。

還有些話朱弘昭沒說出來,他隻是給皇帝提建議,不是去教皇帝該怎麼做。比如選哪些進士督兵,也是有講究的,比如盧象升,祖父是知縣,父親秀才,就是傳統的耕讀傳家出身。

平民出身的進士能吃苦,否則也考不上進士。隻有這樣的進士才能放下身段與士卒同甘共苦,才能督掌兵權。

其後朱弘昭說起了第2件事,神色有些拘束:“第2件事情有些刺耳,皇兄若能聽,臣弟9說了。”

“盡管說,朕又不是聽不進話的昏君。”

深吸1口氣,朱弘昭緩緩道:“臣弟起於民間,民間生活疾苦,物資貧乏。每家子嗣誕生夭折十中有23,為何宮中一切應有盡有,天潢貴胄夭折會高達7成!臣弟每次沉思,9如鋒芒在背,不敢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