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昭站在1間瓦房上端著望遠鏡4處觀察,神情不屑:“這侯武迂腐,既然圍不住沂州,為何不分軍北上?沂水縣隻有兩千人,穆陵關千餘人,皆不足為慮。1旦突入青州,大有可為啊。”
山東自古出豪傑,豪傑都是會判斷形勢的。不把山東攪亂,這些蟄伏的豪傑怎麼可能會跳出來攪風攪雨?聞香教的戰略,還是束住了自己的手腳,造反9該大開大合,4處開花以攪亂統治者統治秩序為主。
1旦秩序亂了,什麼都9亂了,這時候才有機會火中取粟。
原本聞香教就是3方同舉,可惜王好賢和於宏誌都不想做犧牲,才使得徐鴻儒不得不倉促而發,孤立被困兗州府,與山東境內眾多的信眾聯絡因官軍封鎖而斷絕。
一旁9跟了劉良臣1人,這少年晃著腦袋一臉不解,卻煞有其事點著腦袋。朱弘昭看了1眼劉良臣,隻是1歎:“如此人物都能獨領1部,此世無豪傑啊!”
劉良臣小聲嘀咕:“侯爺不就是豪傑嘛……”
“你不懂,從陳勝揭竿而起至今,造反之輩1朝不如1朝。想想秦末,周文1個速死之人旬月間都能拉扯出幾十萬大軍,楚霸王、漢高祖、齊王信、蕭何、張良、9江王、張耳、陳餘、乃至是義帝哪個是好相與的?綠林、赤眉、公孫述誌向不明、張角兄弟謀事不密。”
“隋末瓦崗李密誌大才疏、竇建德仁厚被迫而起,黃巢空有良將卻不擅用、就連水滸中宋江也隻是1祈盼招安無心天下之庸人、方臘空有百萬部眾卻目中無人被童貫擊敗。”
如此多的前輩遺留下的經驗都是血的教訓,這聞香教怎麼9不能好好學習呢?
朱弘昭端著望遠鏡看到沂州北門大開,看旗號是楊禦藩出來了,嘴角帶笑道:“隻有元末,群雄並起精彩不遜色於秦末。小明王所部天下首義赤誠死戰、張士誠仁德守成人心所向、陳友諒心狠手辣梟雄之姿。若無太祖高皇帝,此3人皆有1統天下之能,又有逆元在側,5方相爭,著實精彩。”
劉良臣不傻,小臉煞白,雙目驚駭呆呆看著朱弘昭背影。
輕輕搖頭,朱弘昭想到原本曆史上的明末,不由嘿嘿發笑:“時無英雄,孤甚孤呐。”
“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這句話徹底讓朱弘昭將李自成的根底看穿,這麼愚蠢的口號1時固然能爆炸般的膨脹,可根本不能持久。
還有張獻忠,也是目的不明確的人,過著流寇一樣的生活,或者他活著的目的就是一直活下去。其部李定國是英雄,可這局限在統軍時局,卻不在天下這1層次。
朱弘昭誌在天下,在他看來明末有資格做他對手的並不多,甚至沒有。明軍、流寇、清兵隻是在相互比爛而已,明軍根子爛了,流寇沒有根子,而清軍卻紮下了歪歪扭扭的根,機緣所致,摘了最後的桃子。
說來可笑,明軍剿殺流寇,清兵入關後,明軍變成綠營兵,而流寇保衛漢家衣冠轉身穿起了死敵明軍的戰袍,拿著明軍的旗幟和變成綠營兵的老對手廝殺。至於清軍,則在後麵看熱鬧。
明軍的軍裝仿佛有魔咒,原來的明軍成了綠營兵,戰力高漲。而原本戰力高漲的流寇穿上明軍軍裝就被以前趕著跑的老對手反過來攆著打……
不是魔咒,而是製度壞了,朱元璋設置的國家機器崩潰了,爛到了根子裏。誰沾染進去,就會被傳染,像瘟疫一樣。隻有跳出去,才能健健康康成長。
朱弘昭已經認清了今後的道路,自然對腐爛的階層不會存在1分好感。士紳階層就是腐爛的源頭,甚至他們本身都沒有意識到這有什麼過錯,可他們該死,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來說,他們該死。
“記住,你什麼都沒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