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小小年紀的朱弘昭,整個人麵容清瘦,秀眉細目,看著輕柔未曾想卻是個心狠手辣的主。不過還好這孩子至孝,自古忠孝1體,孝順的人再惡也惡的有限,可以大用。喬允升暗自做著估量,然後介紹李墨軒給朱弘昭認識。
現在已經知道了朱以溯被毒殺的原由,但麵子工程還要昨晚。必須推出幾個有分量的替罪羊給天下宗室、臣民輿論1個交代。
朱弘昭話不多,接完聖旨安頓好喬允升後9把剛換上的蟒袍脫了,重新白袍罩甲,回靈堂守孝。
而劉時敏留下來招待喬允升,解釋道:“二郎這孩子自從鎮虜伯被賊人謀害後,9沉默寡言。還請2位欽差體諒,孩子歲數小,不曉得朝廷規矩,並非有意怠慢。”
“不敢當,天子對鎮虜伯被害1事極為憤慨,我等也是心有戚戚。侯爺至孝純良,我等羨慕鎮虜伯教子有方,怎麼生出責難之心?劉公多慮了。”
1個成熟的政治製度通常都是老人執政,年輕人辦事。喬允升與劉時敏攀談幾句京城最近兩年的變化,點到為止並不深談,最後說:“邊鎮寒苦,天子特以山東樂安縣為侯爺食邑,希望劉公能了解其中深意。”
從山西最北調到山東腹心之地,很明顯要朱弘昭靜養,當然了,兵權也要交出去。朱以溯被害後,東路兵將的舉動也讓朝廷不安。
以往這種事情,通常都會推舉1名老將出來擔當。但東路諸將沒這麼做,反倒上下1心圍在朱弘昭身邊。這讓不少老成持國的大臣不滿,認為朱以溯父子善於收買軍心,不可不防。
天子要給朱弘昭爵位,大臣們建議給朱弘昭1個郡王爵位。但被天子否決,升伯爵為侯爵,作為升爵的妥協,東路精兵必須交出來,交給朝廷信任的將軍。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趙率教。
這些消息魏忠賢都會傳給劉時敏,劉時敏又會告訴朱弘昭。朱弘昭慶幸不已,還好天啟皇帝看重他。若真給了郡王爵位,他這輩子9完了。
郡王看著比侯爵高1點,實際上根本沒法比。朱弘昭的郡王爵位是宗爵,1旦他受封郡王,那他以後除了在家造人外,9幹不成別的事情了。
而侯爵是功勳爵位,並不妨礙他擔任官職。如果給全天下的親王們1個選擇,說不準他們寧可不要親王爵位,也會要1個自由自在同樣清貴的侯爵來當當。
李墨軒聽著兩個人打著玄機對話,感覺乏困,便借口追查案宗,離開了宴席。
沒了這個錦衣衛小頭頭,劉時敏與喬允升都鬆了1口氣,繼續交談,話題開始深入,聊到了這件事情善後事宜。
劉時敏親身經曆,雖然處在漩渦中心,但也知道這個事情該做個了結。再拖下去,對朝廷顏麵有損。喬允升則詢問起重整衛所軍製遇到的種種問題和處理方式,聽完劉時敏回答,喬允升搖頭忍不住1歎:“鎮虜伯性格剛強,恐怕在整頓陽和、高山兩衛時9埋下了禍端。”
自知失言,而劉時敏一副充耳不聞的樣子,讓喬允升微微心安。
入夜,靈堂內朱弘昭打發走其他人,1個人盤坐在棺槨旁,堂內蠟燭成排燭火窈窕搖曳如同跳舞的幽靈,堂內白幡飄浮,冷寂,陰森。
朱弘昭內心充斥著絕望,父親在世時,不論他做什麼,都會給他遮風擋雨。而現在,卻被大同諸將合謀毒死。他卻不能報仇,其中的委屈和憤怒難以用言辭來描述。
還有1份絕處逢生的喜悅,聖旨來了,他不用重新回到宗籍去當豬。在他看來,親王級別和當年的奉國中尉沒區別,都是豬一樣的生活,不給自由隻管你溫飽,不會管你怎麼想,更不管你會不會發瘋。
兵權?
他不認為3年後孝期守滿,他東路諸將還會認他這個曾今的公子。人心是很沉重的東西,恐怕3年後,早已物是人非事事休。
他這1世的父親朱以溯天真,他何嚐不天真?想著1步步發展,重整衛所製度有強軍在手,1步步改造邊鎮,隻要9邊重鎮改造完善,邊防線穩固,內部再亂也不會給外人可乘之機。
可惜,他錯了,他和朱以溯都錯了。
斷人財路,猶殺人父母。整頓衛所製度,那些侵占軍戶耕田,役使軍戶勞力的軍官家族怎麼活?衛所軍強盛後,戰兵體係的將領怎麼活?衛所軍自力更生,朝廷怎麼控製?
這是個積重難返的社會,牽1發而動全身。除了貧窮的百姓,其他各行各業都是這個社會結構中的得利者。想要改造,就是要他們的命!
朱元璋將整個國家設置的分工明確,官員體係更是完善到極致。隻要國家裏的每個單位各司其職,就能安穩運作。1個環節有問題,還有另1個環節督促。好像機器一樣,哪裏有問題修哪裏。
可機器整體報廢,所有環節都有問題,怎麼修?怎麼治理拯救?
所以朱以溯被毒殺後,朱弘昭除了傷心外,9剩下絕望以及絕望所衍生出來的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