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讓人絕望的時代(1 / 2)

鎮虜城,何衝揮退親兵,看著餓了3天的張3,笑吟吟道:“你本是延綏鎮寧夏中衛世襲小旗張3,為何隱姓埋名改名張4為麻家效力?”

“大人如何得知?”

摸著短短1層胡須,何衝幽幽道:“本大人錦衣衛出身,本大人不僅知道你真實身份,更知道你為啥不在延綏鎮好好屠豬,卻要來給麻家當家丁。說吧,說些對本大人有用的,本大人不養沒用的人。”

張3心理防線被何衝衝毀,他自認掩藏的好,沒想到底細全在人家眼裏,也不再掩飾:“大人英明,小人的確是張3。麻家信回教,小吏為討好麻家不許小的在城中屠豬,小的當時糊塗,不該辱罵麻家,惹來了麻家家丁……”

“閉嘴,你的那點破事9別說了,本大人心裏亮堂。說點有用的,本大人沒心情聽你講故事。”

何衝一臉不耐煩,他不再是那個屈尊折膝的錦衣衛小旗,他現在是堂堂正4品大同鎮新設鎮虜城守備。以前,劉百戶家、總旗菅家驅使他如使家丁奴仆,現在,他隻需要看1個人的眼色9夠了,這種變化,讓何衝格外的自矜清傲。

對於張3這種立誌複仇的小人物,他看著順眼,這才親自審問。如果可以,他願意拉張31把。當然,他時間寶貴,沒興趣聽張3說些沒用的。盡管張3的故事,是張3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臘月29,麻承宣派親信文勇赴天成衛城,小的當時有勇力,也跟著去了。綁了參將府張廚子家眷,逼迫張廚子下毒謀害鎮虜伯。”

“哦?繼續說,我喜歡聽這個。”何衝起身,抽刀解開張3身上繩索:“那文勇何在?”

張3忍著激動,摸不準何衝虛實:“幾日前在麻府戰死,張廚子家眷年前就被文勇勒殺,現在隻有小人能證明麻家謀害鎮虜伯……”

看1眼沉思的何衝,張3試探著說:“麻承宣心狠手辣,文勇就算不死,早晚也會被麻家滅口。所以勒殺張廚子家眷時,我等9立下了字據手印,1旦麻家過河拆橋,我們9和他們同歸於盡。”

“你立了大功,等我帶你見公子,你的家仇能報,公子必然感激你,這字據在哪?”何衝拍著張3雄闊的肩膀,笑吟吟道:“你可別拿假的來,你和麻家有深仇大恨,文勇既然已死,那麼這字據有可能是假的。再說麻家兄弟根基深厚,我家公子想要報仇,也不是容易事。”

待張3說出字據所在,精神放鬆之際被何衝突然1刀殺了:“來人,此人賊心不死欲行刺,已被本將軍手刃。”

張31時半會兒沒死透,捂著傷口直勾勾瞪著何衝,何衝擦拭刀刃低聲道:“麻家勢大,家眷4餘口被殺已經是大懲,你安心上路,麻家長久不了。”

親衛進來拖走張3,問都不問原由。

菅典標從屏風後麵走出來,看1眼地上未擦拭幹淨的血跡,不解問:“為什麼不把他交給朱公子?陛下震怒,李家都快倒了,麻家算什麼?”

“現在不合適,若右衛城未破,這字據能使麻家滿門問斬。可現在長眼睛的都知道是我們東路在報複麻家,麻家已經受懲,若再追著不放,大同諸將也會心有非議。1旦日後追究起右衛城城破罪責,世子扣留諸將9成了罪因。”

何衝也是心有不甘:“隻恨這消息遲了些,怎麼,你有高見?”

菅典標劍眉1挑,隨意笑笑:“你急著把人殺了,我還能說什麼?把這事掩蓋好,否則你家的主子,不會放過你這隱瞞不報之罪。”

見他麵帶譏諷,何衝不以為意,輕掃菅典標1眼,插好刀,走了。

月末,錦衣衛千戶李墨軒帶精幹人選陪刑部右侍郎喬允升來大同鎮,喬允升是公認的能官幹吏。萬曆2年進士,初為太穀知縣,以治民手段、道德操守高潔為由征授禦史。當上了禦史這種清流官,官運自然亨通,曆經主政宣、大、山西、京畿,皆是好評。後調刑部為左侍郎,這次提小半級為刑部右侍郎。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虜伯不幸,國朝社稷之失也。追封鎮虜伯父子前功,朕憐其子年幼,又愛其勇略。進爵樂安侯,另設家廟祭祀,以樂安縣稅賦為俸。望爾勤勉持孝,多思多想。孝期滿,再行重用,為國事分憂。”

喬允升將聖旨遞交朱弘昭,心中感歎,朱以溯這1死,死的比所立軍功還要重,直接給兒子換了1個侯爵。

這傳旨的路上,大同鎮的信息不斷送往京城,喬允升自然看得出來朱以溯之死牽扯到邊鎮軍將派係之間的鬥爭。隻是朱以溯太天真,著了道。

而朱以溯的兒子小小年紀更是狠辣,怪不得能率領8千騎直搗河套大勝歸來。沒有證據的情況下,9抄了麻家老巢。如果有證據,天子之怒足以讓麻家血流成河。

不過現在要安撫大同鎮內的將士,有嫌疑的麻家已經被報複,受害者朱弘昭也動了手,隻能私了,不能再追究下去。麻家牽扯到邊鎮安穩,朱弘昭又有其父留下的精兵悍將,都不好追究。

喬允升不得不感歎多事之秋武人權重,延綏鎮那邊也出結果了,巡撫張之厚與總兵官杜文煥失職,還妄圖隱瞞軍情。文官張之厚去除官籍永不續用,武官杜文煥降職,許其率延綏鎮5千兵馬赴川平叛,再觀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