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可笑的火器質量(3 / 3)

“製成火銃後,管壁尤其重要。其中原由老夫也9不多說了,這根管子融了重打。”將鋼管丟回去,兩名鐵匠神色悻悻離去。

這已經是他們花費了大精力打造的鋼管,結果這個老頭子還不滿意挑3揀4,不得不讓他們懷疑,這個老頭是故意找茬。

在他們看來,鋼製的管壁夠結實有韌性,足以應對火藥爆炸,炸膛幾率低於1成已經是上等火銃,何必還要再加工?

再好的火銃,在這些鐵匠看來也978步射程,而且現在戰陣上火器威力越來越低,沒有必要花費太多精力。再說,士卒們對火器也不是很看重。

所有鐵匠都認為這些上好鋼材打製火銃太過浪費,打造成甲串編成魚鱗甲或是打造神兵利器才是好鋼用到刀刃上。

這段時間林林總總煉了十爐鐵,隻有4爐燒出好鋼。好鋼打成兵刃甲胄才能賣個好價錢,火器這種壽命隻有幾十次的東西根本不劃算打造。

基本上每個鐵匠都不樂意打造火銃,1來是覺得不劃算,2來是他們不精通這個技術。隻有打造兵甲才是他們精通的技藝,打造兵甲才能展現他們的存在。

所以下意識的對陳玄廣的指示有抗拒心理,陳玄廣從軍之初9對匠戶有意見,也懶得和他們詳細說明。隻要這些鐵匠能打造出他要求的標準,他就能滿足。

但對大力支持火器的朱弘昭,陳玄廣實言相告,可以說是對工匠的1次血淚控訴,讓朱弘昭很是心驚。

為了方便闡述,陳玄廣特意從新平堡帶來一些工匠們應付差事打造的火銃和他的火銃做對比。

原來火器越來越弱的原因就是鐵匠們應付差事,追求數量不管質量。

煉出的好鐵打造兵器甲胄,好多火銃可以說是拿邊角料湊成的,這樣的火器讓士卒如何敢放心使用?

使用就會炸膛,還沒殺敵9把自己弄死,連個撫恤都撈不上。

這9造成1個可笑的局麵發生,戰場上火銃兵為了防止炸膛弄傷自己,會裝更少的火藥,這樣爆炸威力9小。然後使用的鉛彈也是小1號的,這樣就能讓火藥爆炸衝力能減少膛壓從銃口順利噴出。避免了因為鉛彈塞得太緊而造成膛壓高於管壁承受上限,使得炸膛弄死自己。

結果9使得火銃發射的鉛彈威力不足,射程太短。以至於連厚1點的棉襖都射不穿的尷尬事情發生,歸根結底還是火銃質量不好。

戚家軍以鴛鴦陣這種神器殺敵,結果戰後統計,被火銃炸膛造成的損傷竟然高於臨戰接敵被砍傷的!

同樣規格的火銃,陳玄廣的火銃能射2百步,8步內能擊中人形靶子。而從新平堡帶來的十杆火銃,裝同樣多的火藥,有3杆當場炸膛,另外7杆能射1百步的隻有4杆。

試射3次,最終隻有4杆火銃存活下來,其他6杆都炸膛了。

對於這些鐵匠朱弘昭已經絕望了,他現在隻需要這些人能把技藝傳下來,然後在新鐵匠中建立生產標準體係。

隻在大屋裏待了1會,朱弘昭檢查了1下鋼鑄齒輪組拚合進度,9返回小院讀書去了。

等開春,河麵冰消了,這組水力錘打設備就能運轉。到時候隻要他想,就能進行衝壓製造。上好的鋼管,也不是難事。

對於這些靠體力吃飯的老式鐵匠,到時候9沒有這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