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章 最終章(1 / 3)

“滴答滴答……”黔中道山路上緩緩馳來一輛馬車,駕車的是個年輕的藍袍漢子,雖然因為長途奔波而使得臉上看起來很有些疲憊之色,但是雙眼還是炯炯有神,他就是李鶴年。婚禮過後,譚悠悠每次昏迷的時間越來越長,醒來的時間越來越短,李鶴年早就打點好一切,在婚禮後第三天就駕著馬車帶她往西去尋找傳說中的醫聖。

醫聖之名,早在五十多年前就名問天下了。傳說他醫術堪比華佗,有起死回生之技,隻要他想救,那人就絕對死不了。隻不過他脾氣很是古怪,生性嫌麻煩,從不輕易出手,盡管如此,還是有許多病人抱著僥幸的心理苦苦求醫。直到十年前,醫聖忽然銷聲匿跡,再也沒有人見過他,江湖上都傳他已經駕鶴歸西。然而就在幾個月前,忽然又有人在中南一帶看到疑似醫聖的老人,盡管這個傳言的真實性很小,李鶴年還是決定試一試,因為這已經是譚悠悠最後的機會了。

一路風塵,一邊還要照顧垂危的譚悠悠,這還不是最辛苦的,最令人難受的,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個多月前,李鶴年按信報趕往長沙城附近的一個村莊,結果住在那裏的隻是一個醫術較好的老人而已;然後又有傳言說疑似醫聖的蹤跡在黔中道邊界出現,然而事實證明又是空歡喜一場。幾番來回奔波,得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但李鶴年還是固執地帶著譚悠悠四處尋找,隻要有一線希望,他都不會放棄。

李鶴年勒停馬車,憂心忡忡進車去看看自己心愛的妻子——她還在昏迷之中。突然,譚悠悠的眼皮動了一下,他緊張地叫她名字,她果然慢慢張開眼睛,一看到李鶴年,就露出一個虛弱的笑容。李鶴年把她輕輕扶起來,喂她喝了些水,她顯得精神些了,問道:“我們現在在哪兒了?”

“黔中道境內。”李鶴年輕輕拭去她嘴角的水漬。

“黔中道?”譚悠悠對古代地名不熟,不知道對應起她所熟悉的的現代地名應該是哪裏,但她長這麼大遊曆的地方不多,還是很好奇的,於是提出想到外頭看看。李鶴年掀開車幔,抱著她到馬車門外。時值初秋,天氣有些涼,李鶴年取件厚袍子給她披上,掖緊了。譚悠悠環顧一下四周,隻見山勢奇崛,樹木森然,一條山道貫穿其中,往下是險峻的深淵,她不由輕喟道:“世間真是美好,此刻能和你在一起,也算不枉此生了。”

李鶴年聞言,用力抱緊她嬌小的身軀,仿佛她馬上就要消失似的:“不要這樣想,往後的日子,我要每天都和你在一起。”

譚悠悠不由柔柔笑道:“是,我的夫君。”

正在這時,前麵官道轉出來一群衣衫襤褸的人,老的小的,拖兒帶女,不像是乞丐。那群人一看到李鶴年和譚悠悠,全都湧將過來,口裏嚷嚷著要吃的,有的人竟還要爬上車來打劫。李鶴年把他們擋開去,喝道:“休得無禮!”那些人見他身手了得,不敢再亂動。一個婦女跪下來求道:“求阿郎和娘子行行好,施舍一點吃的吧,不然孩子都餓死了。”她說得淒涼,那群人都哭了起來。

“如今太平盛世,看你們也不是乞丐,為何做這種事情!”

一個漢子站出來說道:“實在不瞞阿郎,我們都是前邊村子裏的,去年、今年收成都不好,大夥都餓了好多天了,便出來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弄到吃的。”

“怪可憐的,旺財,把咱們的幹糧分給他們吧。”譚悠悠扯扯李鶴年的衣袖。

李鶴年把儲備的幹糧拿出來,那群人早就餓壞了,一看到食物就兩眼發光,都爭搶起來。一個身形瘦小的老人搶不到食物,還被其他人擠得撞到了車轅上,頭上磕出了一大包。譚悠悠想扶他,卻不夠力氣,還是李鶴年看出了她的心思,大手一伸,代她扶住了那老人。老人連忙稱謝,又欲去爭搶那些吃的。譚悠悠交住他,掏出最後一個大麵餅說道:“老人家,別爭了,這兒還有呢,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