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南紫西靈驅魔經
這是一幕任何神話傳奇中都沒出現過的特超級鬧劇。
時間: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何日,隻知道是南海紫竹林觀音大士與西天如來佛祖,鼎力合著的南紫西靈驅魔心經完成後,舉行慶祝大會之日。
地點:唐僧取經到過的西天如來佛祖的根據地靈山。
人物嘛,太多了,以後再慢慢介紹。現在請先看序幕:
在觀音菩薩居住的南海紫竹林,通往佛祖如來坐鎮的西土靈山的“紫靈天道”上,四個腦袋剃得油光閃亮身穿灰色袈裟,身材足有九尺,體重至少三百五十斤滿臉橫肉一嘴絡腮胡須的僧人,抬著一副擔架,擔架上側身麵對麵躺著,好像是在親密擁抱的一對青年男女。男青年最多二十歲,你就是用盡成語詞典上“玉樹臨風”、“粉妝玉琢”、“風流倜儻”等等,也難以形容他的完美,女青年則是個玲瓏剔透“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的美少女。他倆身上沒看到有什麼繩索、鐐銬,卻都像被五花大綁著,除了嘴皮眼睛能動以外,身子手足都無法動彈。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他倆是被佛界至寶“無形佛繩”捆綁著。什麼又是無形佛繩呢?這是一種細如蠶絲且完全透明的特殊佛繩。說它特殊,是因為它神奇的堅韌。太上老君八卦爐中的火燒它不化,玉皇大帝的斬妖劍斬它不斷。被它捆上後除了佛祖如來和佛界的執法長老,誰也無法解開。
再看被無形佛繩捆綁著的這一對男女青年,他倆身材中等,不胖不瘦,體重卻像兩座小山一般沉重。那四個抬擔架的大力士,都被累的渾身臭汗,前胸後背袈裟都汗濕了好大好大一片。走著走著實在抬不動了,四個大力士中的一個,向走在擔架左側的一名穿著金色袈裟腦袋也剃得光光溜溜的老年僧人哀哀求道:
“執法長老,我們實在抬不動了,求您讓我們再歇下來休息一會兒吧!”
那個被叫做執法長老的老僧看模樣倒是慈眉善目,一開口卻是惡腔惡調:“什麼什麼,你們又要歇息了!我看你們這些隻長一身肥膘不長丁點力氣好吃懶做的混世魔王!這兩個小東西加起來也沒你們哪個一半重,這剛走了不到一半路,就嚷嚷著歇了三會兒了。不準再歇了,慶祝大會恐怕早已經開始,再歇幾會兒,到了靈山大會早散了!”
“哎喲我的執法長老也,誰都看得出這兩個小東西加起來也沒我們半個重,可他們是紫竹林的,會法術變重啊。您要是不信來抬抬試試,他倆簡直要比當年佛祖壓齊天大聖的那座五指山還重哪!”另外三個抬擔架的僧人齊聲補充,並且沒等批準便放下了擔架。
那個執法長老被那句“他們是紫竹林的”提醒了,意識到是那兩個小東西在搞名堂。於是說:“他們會使法術本座也會,來,你們四個抬一頭,本座一人抬一頭,且看他們有多重!”
這個執法長老是如來座前十八羅漢之首正行羅漢,自恃佛法高深,不信他就破不了擔架上那兩個小東西“一兩化萬斤”的法術,下達命令後當真走到擔架前頭,和他四名徒孫輩的力士一齊把擔架抬起來了,也抬腿走了兩步,隻覺得輕飄飄地,他以為是他的佛法破去了擔架上兩個小東西的“一兩化萬斤”,更有理由責備他的手下:
“你們看見了吧,什麼紫竹林的紅竹林的,還不是比不上我們靈山的!什麼比五指山重,怎麼本長老一抬就隻有一副擔架重了?”他本來還想更嚴厲地訓教幾句,沒想聽到的反應卻是:
“回長老的話,我們都看見了,您我現在抬著的可不就是一副空擔架嗎?”
這是什麼話,怎麼會抬著的是一副空擔架呢?這位“本長老”回頭一看,嘿嘿!可不就是一副空擔架麼,那兩個小東西墜落在地下了,因為擔架的布麵被他倆壓破了。
擔架上的兩個小東西被摔得大呼“哎喲咧,摔死我了!”跟在擔架後麵四名貌美如花風華正茂沒有削去三千煩惱絲身穿紫色佛衣腳穿芒鞋的女尼,卻大聲笑了起來:“正行長老,您年歲老了,抬不動就抬不動嘛,何必搞名堂把擔架劃破硬充佛法高深唦!”
正行長老受了四名女尼的奚落,有苦不能辯解,因為對方是紫竹林人,更不便發火,隻好伸手從腰間取出一個白玉小圓盒,打開盒蓋,從中抽出一根無形佛繩,在擔架上纏了十幾道箍,命令那四名僧人大力士將躺在地上的兩個小東西抬上擔架,然後朝著那兩個小東西吼道:“你們兩個再使法術壓破擔架呀!你們若是再能壓斷我這用無形佛繩紮成的擔架,我便放你們回紫竹林!”
接下來,佛界的執法長老和他手下的四個執法大力士抬起補好的擔架往前走了。不過,無形法繩雖然再沒有被壓斷,可擔架的重量仍然有增無減,壓得他們五個偏偏倒倒哼哼咳咳,一步五六寸,走幾步停下來搽一次滿臉的汗水,往靈山方向走去。
好了,序幕到此結束,下麵開始正戲。
佛界執法長老的預測還真靠譜,他們抬著擔架距靈山還有至少三分之一段路程,靈山如來佛祖講經的“無邊大殿”的慶祝大會已經開始了。
什麼又叫“無邊大殿呢?”這也是個佛門至寶。這間大殿呀,一百名佛徒聽講經,每人都有一個座位。一千名甚至一萬名,也同樣個個都有一個座位,是以叫它做“無邊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