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走出恐懼,迎接光明(2)(2 / 3)

生活中,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明天的事情而恐懼,也無需為未來的生活而迷茫。因為我們手中還有今天,隻要我們安穩住自己的內心,做好今天的事情,那麼,一定能夠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6 將毀謗置之度外

我們可以珍惜自己的名譽,但是卻無法阻止別人的誤解與毀謗。因為,對於任何一件事情,這個世界上總是可能遇到兩個聲音,一個支持,一個反對;一個讚揚,一個詆毀。既然我們無法阻止別人的反對與詆毀,倒不如放下別人的意見,認清自己的價值。

生活中,不論我們做什麼事,別人都有他們自己的意見,其中不乏偏見。我們的善行,很可能被人看作沽名釣譽;我們的努力,很可能被人看作愛出風頭;我們修養品德,很可能被人看作附庸風雅。如果我們完全活在別人的意見裏,那麼我們將舉步維艱,最後甚至手足無措。

曾經有一個城市,治安狀況很差,所有人都對於惡勢力妥協或者同流合汙。隻有一位檢察官與眾不同,他正直、勇敢,不屈不撓地與惡勢力鬥爭。他親手幫助了很多弱者討回公道,也因而得罪了當地惡勢力。許多壞人對他和他的家人威脅、騷擾,但檢察官依然維護著正義,毫不動搖,家人也十分支持他的工作。

但是,惡勢力發現正麵對抗不起作用,就到背後去抹黑這位正直的檢察官。他們買通了一家很有影響的報社,在一篇報道中說這位檢察官與某女職員的關係曖昧,還刊登了兩人在一起進餐的照片。在這篇報道中將檢察官罵得一無是處,稱他為“無恥之極的偽君子”。

其實檢察官和那位女職員共進晚餐,不過是一次公務會麵。檢察官堅信自己是清者自清,於是對這些風言風語不想理會。但是關於他的謠言越來越多,檢察官每天生活在同事們異樣的眼光中,甚至家人也開始對他產生了懷疑。後來,領導突然找他談話,說有人指控他收受賄賂,希望他能配合接受調查。

此時,這位檢察官的精神終於崩潰了,他選擇了用死亡來終止關於自己的謠言。臨死前,他匆匆寫了一封遺書,其中寫道:“名譽比生命的價值更高。在我被徹底玷汙之前,我隻有選擇離開。”

一個堅強、正直的檢察官,沒有被惡勢力嚇住,沒有被威脅打倒,最終卻死在了捕風捉影的謠言之下。因為這位檢察官真正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名譽,而謠言剛好在他的名譽上打開一個口子,最終讓他走向了毀滅。

故事中惡勢力的手段的確是卑劣至極,但是害死檢察官的真凶卻是他自己內心的恐懼。一個人,如果無法放下對於毀謗的恐懼,那麼這恐懼可能會讓他放下自己的生命。

名譽固然可貴,但它無疑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彰顯人們的正義與善良,也可以用來詆毀與中傷耿直的君子。其實,人生中真正可貴的並不是名譽的好壞,而是一個人內心的自我認識。如果我們能夠確信自己的真正價值,又何必在乎別人對我們作何評價呢?

在一次上萬人的演講上,演講者站在台上,從自己的口袋裏拿出了一張嶄新的百元大鈔,對著台下的觀眾問道:“你們誰想要我手裏的錢?”觀眾席上立刻舉滿了手臂。

演講者環顧四周,說道:“我會把這錢給你們當中的一位,但是,在給出之前,我先要做一件事。”說著,他揉皺了手裏的鈔票,接著問道:“現在,誰還想要?”觀眾席上依然有數不清的手臂高高舉起。

演講者對著台下微笑著說:“好吧,大家先不要著急,我還要再做一件事。”說著,他又把鈔票丟到地上,用腳使勁在上麵踩著。然後,他撿起了這張又皺又髒的鈔票對台下問道:“現在,誰還想要?”觀眾席上,眾多的手臂又一次高高地舉了起來。

這時,演講者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提高了聲音對台下的聽眾們說道:“這就是我要教給你們的內容,一張一百元的鈔票,不管我怎樣對它,你們都會想要得到它,因為你們知道它的價值是不變的,永遠值一百元!希望你們能夠在生活中認清自己的價值!”

故事中的演講者巧妙地用一張百元大鈔,讓人們明白了自己的價值不會因為別人的態度而有所減損。由此可見,我們也應該學會認清自己的價值,不被外界的毀譽所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