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趕走節後上班恐懼症(1 / 2)

一些職場人士在長假過後,麵對即將到來的工作日,心理上有著微妙變化。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慨:“想到明天就要上班了,我就有點心煩。其實,每次春節後,總有點‘上班恐懼’,工作時精神難以集中,容易疲憊,還會有點情緒化。從過年時的放鬆娛樂到工作時的緊張忙碌,真是難以進入狀態。”

而幾乎整個春節假期中,白領林小姐都是在與同學、好友聚會中度過的。現在,假期將要結束,麵對又要回到獨居的狀態,她感到心裏空蕩蕩的,忍不住想給剛聚會完的朋友打電話,一起回味聚會時的快樂,不想麵對節後依舊朝九晚五的生活。

越來越大的城市逐漸拉遠職場中你我的距離,春節假期使得很多人找回了久違的親情友情的溫暖感受,但節日畢竟是短暫的,節後重返職場的我們該如何應對這種“節後上班恐懼症”呢?

7天的休息,讓原本整天辛辛苦苦的上班族來了個大喘息。可長假結束,回到工作崗位後,很多人並不能精神抖擻地投入工作,反而患上了“節後上班恐懼症”,節後綜合征是近幾年來比較常見的問題,一般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麵都有表現,生理上表現為疲勞無力,消化係統問題、厭食腹脹等,而心理往往表現為對上班的恐懼,焦慮不安,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遲遲找不到上班的感覺,總幻想再多放幾天長假好好緩緩,這被專家稱之為“節後綜合征”。產生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有幾種。

這些職場人平日在工作中的壓力就很大,所以他們把春節的7天假期當成集中釋放壓力的機會,在飲食上大魚大肉,在娛樂上和朋友通宵看電影,唱歌,玩麻將,還有一些人去國外旅遊,如果這些娛樂方式掌握適度,不失為是好的放鬆方式,但如果放鬆過度,就會造成負麵的影響。

在放鬆之後,人們對重新再緊張起來的生活有很強的不適應感,甚至想起節前緊張的工作節奏,就會心生恐懼。另外,在中國的習俗上,春節過後才是新一年的開始,新的一年一般都有新的工作內容,隨之而來的也包括新的壓力。人們在心裏要調整適應新的工作內容和壓力。

而這種“節後恐懼症”在工作壓力較大並且對工作不很滿意的人群當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其一是由於平常的工作壓力太大,不可預測經營環境,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利潤空間的無限壓縮,競爭對手不斷湧現,同事和部屬的挑戰,使得職場人的拚搏都到了“極限狀態”,即使這樣職業瓶頸仍然難以突破,成功的目標遙不可及,自身的心理疲勞、自危無助、節律失調、精神不振,過分的壓力讓他們累了、乏了、倦了、煩了、夠了。這樣就讓自身的放鬆變得不那麼容易,可能在長假的第四天或者第五天才調整到生活狀態——標誌是可以睡睡懶覺了。

而這類人本來對工作就有很多不滿,7天長假,心情轉換之後,對工作、老板、同事有了一些新的考慮,有換換地方換換心情的想法了。從現實看,每年春節之後都是跳槽高峰,和長假的心情沉澱有關。春節後一上班,又聽到很多同事、朋友跳槽的消息,對自己的心情可能有更多影響。

應對節後綜合征,我們應該意識到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有緊張的時候也應該有節假日的休息時間,工作是為了我們更美好的人生,而休息是為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我們要用平和的心態麵對新的一年和新的工作。同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麵來進行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