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馬在長白山森林中奔走如飛,把隨行人員遠遠甩在後麵,載著高王來到一塊巨石前,突然駐蹄不走。高王覺得奇怪,就下馬到巨石前麵觀察,發現那巨石酷似喜利媽媽。
大祚榮叩頭道:喜利媽媽在上,大祚榮給您叩頭。
話音未落,火龍馬長嘶一聲,撒蹄而去,轉眼之間就奔入森林,不見蹤影。
大祚榮道:喜利媽媽是來收回火龍馬的嗎?
四周隻有鬆濤聲,沒有人回答。
大祚榮倚在喜利媽媽身邊坐下,沉思起來。
大祚榮恍恍忽忽來到一座宮殿中,燈火輝煌,鼓樂悠揚,正中有一位女神,竟是喜利媽媽。她周圍有百多位神人,全都是長白山周圍的水神河伯,好象是在開會。大祚榮不敢冒然打擾,又不甘心悄然離去,就隱入石柱後麵,側耳細聽。
隻聽喜利媽媽說道:長白山是一座水懸山,五百年搖晃一次,全靠你們這些水神河伯拱托著,才沒有發生大的災難。我這個山神要感謝你們了。現在又是五百年了,大家還要多多費心關注。
喜利媽媽話音剛落,宮殿就輕輕搖晃起來。
水神河伯們叫道:長白山又要搖晃了,我們要各自回歸本宮去穩住鎮水神器。喜利媽媽後會有期。
喜利媽媽和水神河伯們轉眼不見蹤影。宮中一片漆黑。大祚榮聽到有一個聲音在呼喚:基下醒來!睜眼一看,原來是大乙夏在耳邊呼喚。
大乙夏是怎麼來到高王身邊的呢?
原來大乙夏追不上高王的火龍馬,被遠遠甩在後麵。眼看高王被火龍馬載入深山隱入林中。大乙夏帶著親兵拚命追趕,正愁找不到方向,忽然傳來火龍馬的嘶鳴聲,便循著火龍馬的嘶鳴聲尋來。到了近前,見高王酣睡在地上,卻不見了火龍馬。
大乙夏上前叫道:基下醒來!
高王睜開眼睛,見是大乙夏,便問道:這是什麼地方?
大乙夏道:這裏離仙人橋不遠。
高王道:我是倚在大石頭旁邊的,那大石頭怎麼不見了。
大乙夏道:那邊有一塊大石頭,離這約有一百步。
高王來到巨石旁,說道:正是這塊大石頭,怎麼會移動了位置。
大乙夏道:剛才大家覺得腳下有些搖晃,可能是發生了地震。基下快看,這石上有兩行字。
高王轉過去看,見那石頭上麵刻著兩行大字:
風光十五代,祚傳二百年。
高王道:這就怪了。這是洪雲仙師留給我的偈語,怎麼隻有後兩句,沒有前兩句?
高王話沒說完,聽見山上一陣響,一塊圓溜溜的鵝卵石滾下來,正好停在高王腳下。高王拿起來,見上麵有兩行字:
磨礪三十載,榮華二十元。
高王驚呼道:這正是仙師偈語的前半段!
大乙夏道:既然是刻有仙師偈語,基下就帶回去吧。
高王道:奇怪,我剛才怎麼好象是進了喜利媽媽的宮殿,看到喜利媽媽和許多河伯水神在開會,轉眼之間又不見了。
大乙道:基下是不是作夢了?火龍馬怎麼不見了?
高王道:這就對了,確實是喜利媽媽來過。火龍馬是讓喜利媽媽收回去了。看來我縱橫馳騁的歲月真的要結束了。我們走吧。
大乙夏把高王扶上自已的戰馬,回營。
夜晚,高王在帳中不能入眠,把那塊鵝卵石放在手上細看,從字裏行間看到許多活動的影象:有海蘭江邊的老營盤,有千朵蓮花山的仙人台,有高句麗國的太妃宮,有長白山的喜利媽媽和火龍馬,還有遼陽城下與薛納交鋒的舊戰場,天門嶺上打敗李楷固的指揮台。五十年的往事曆在目。高王猛然間領悟到了,我這一生該做的事業都已經完成了,洪雲仙師偈語的前半段已經被體驗了,完成了,就要讓我帶走了;後半段還留山上,等待後人去體驗,去完成。我將滿載碩果走進天堂神殿。高王想到這裏,心中豁然開朗,立時感到身心輕鬆了許多,就心安理得地進入了夢鄉。
次日,大乙夏按例早早起來安排進山前的準備。可是過了晨時,還不見高王出帳。大乙夏到帳前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