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得給趙匡胤添點麻煩,必須的!
太監報樞密使殷崇義有急事覲見。
李弘冀正要跟父皇告辭回避李璟卻讓他留下。
李弘冀自“病愈”後從未上朝參與過朝政,李璟也因眾臣多次提議說太子已病愈理應參加早朝,但李弘冀實在是懶得早起聽眾臣廢話,跟父皇說自己事務繁忙,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思考、規劃,讓父皇跟眾臣說自己還需要靜養不能上朝。若有重要事情自己會及時跟父皇私下稟報等等。
殷崇義是僅有的少數幾個知道太子正在主持幾個工礦事務的詳情的人之一,特別是查看過幾處礦場之後對太子的能力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知道太子正在指導眾匠師趕製某種能大幅度提高唐軍實力的利器,近幾個月深得皇上的賞識,所以也就沒有避諱直接稟報。
殷崇義說汴京傳回鴿信,對前封鴿信不詳之處予以補充,但前封鴿信並未收到,可能已經遺失,以至於朝野小道消息頻傳。信說正月初四周幼帝禪讓帝位與趙匡胤,汴京城內秩序井然,各路宣撫使已派出正在等待回應等等。
鴿信是由職方司(南唐沿用唐製,兵部下設四司:兵部、職方、駕部、庫部,其職方司由樞密院直屬)在汴京開設的徐家當鋪和許家商鋪傳回來的,當鋪和商鋪在汴京已開設多年,除掌櫃徐智、許建外所屬人員極為機密,隻有樞密使和兵部尚書才能知道詳情。
殷崇義認為趙匡胤登基後必然要安撫諸路節鎮、獎賞眾有功將士,肯定會要求咱們盡快繳納歲貢,還望皇上早日商討應對策略。
李璟聽完殷崇義敘述想都不想就答道:“商討什麼?不繳!”
因李弘冀堅決反對李璟出兵淮南,所以李璟就特希望周朝廷以拒繳歲貢南犯,現在以勇猛著稱的趙匡胤受禪登基了能坐視我朝拒繳歲貢?來吧,我已經有點等不及了!
殷崇義自上次歲皇上到火器廠觀摩了火龍軍演示後對唐軍防禦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信心,但還沒有敢直接叫板中原的底氣。沒想到皇上這會兒底氣倒是十足,大有敢跟中原開戰的勇氣。心說這還是那個手足無措懇請大臣過江向周世宗求和的那個皇帝嗎?
“殷大人,弘冀懇請殷大人將角端、玄蜂二隊撥予我用。”
“什麼?”殷崇義愣住了,自接替魏岑任樞密使後他才知道職方司下屬的這個機構,太子怎麼可能知道?皇上都不過問此事的。
“我想給角端、玄蜂隊配備新式兵器並予以訓練,不過你放心,我會讓他們單獨訓練,不與任何人接觸的。”
“這……”殷崇義有點兒為難。
李璟登基前曾擔任過兵部尚書,知道職方司下有個神秘機構,專門從事朝廷不便直接參與的事件,隻是從未過問過而已。
李璟問道:“需要什麼權限嗎?”
殷崇義歎了口氣:“先唐至今,二十四司中唯有職方司下屬巡查屬密級機構,自保大十二年(954年)盜斬契丹使嫁禍周朝廷以來,因無合適人選,連郎中都由魏岑兼任,如今由我……”
“啟稟父皇,殷大人,弘冀懇請出任職方司郎中,還請父皇、殷大人成全。”
“隻是職方司郎中品級低微,有違太子聲譽,還請……”
“殷大人,您還記得那天觀摩火龍軍我穿的新軍裝嗎?我曾詳細解釋過軍銜的品級,我的那個軍銜是上校,相當於七品。而且我負責的那個火器廠、鐵場等也應歸軍器監,隻是暫時保密,暫歸職方也挺合適,您說呢?還請殷大人予以保密,此事除父皇外,可就隻有您一人知道。”
幾個月來的幾次接觸、以及接觸過太子的眾臣們也曾多次議論過太子好像自病愈後秉性大變,常言道相由心生,但凡接觸過太子的人都認為現在的太子禮賢下士和藹可親等等,跟原先冷若冰霜漠視一切簡直判若兩人。所以大家也都認為太子所得失心瘋傳言是真的,隻不過太子所失的隻是冷漠無情的那部分,原先被邪惡壓製的善良正在複蘇,太子已重返人類重歸善良等等等等。
殷崇義告退後李璟便迫不及待的問李弘冀:“你為什麼要出任職方司郎中?為了去中原擄回周幼帝嗎?”
殷崇義進來之前他們正在辯論擄回周幼帝有沒有用處的問題。李璟堅持認為無用,說周朝那些大將、節鎮大都是原漢朝的將官,現在劉鈞風華正茂也沒有哪個節鎮前去投奔,勸李弘冀別做這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