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明氏回到家中,看見自己的兒子明洪武和女兒阿嬌在一起讀書,阿嬌雖為女孩但卻和其她姑娘喜歡女紅不同,她更喜歡纏著自己的哥哥教自己讀書寫字,如今倒也懂得一些古文古詩,偶爾還能吟上一首自己編的古詞,雖不雅致但也說得過去,畢竟他的“老師”明洪武也是讀書的半吊子,二十出頭尚未考取一個功名,連秀才都不是,這水平要是能把阿嬌教出一個花來,那才叫千古奇跡。按明洪武這小子的說法就是:“小姑娘家家的會倆字看得懂家裏柴米油鹽的賬簿就行了,不要求那麼高。“搞得阿嬌每次都氣道:”哥,我還沒嫁出去了!怎麼就開始準備要去當管家婆啦!“
明洪武見明氏回到家中連忙站起了去迎接明氏,說道:“娘,三爺怎麼說?”明氏在出發前告知過明洪武此事,明氏見兒子問起,剛忍回去的淚水再次奔湧而出,泣道:“三爺不肯答應,說明天必須去村頭參加抽簽來決定去留。”
村頭。一大早便站滿了人,村裏的老老少少都齊聚於此,來抽簽決定家裏青壯的去留,在村民的心裏,這次抽簽其實也決定了親人的生死,畢竟都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更何況是身處在明末打仗,明末朝堂奸臣輩出,太監橫行無忌,公開與外臣聯盟製衡與自己敵對的實力,雖君子朝而不黨,但為了自己的仕途也不在乎自己的羽毛了,紛紛聯起手來,打擊政敵,而論其朋黨則首推東林黨,在顧憲成的領導下以改革吏治為口號,卻為富商巨賈爭名盜利,將邊軍的武器製造權,換季棉衣采購權,糧食采購權等等交於巨商采辦,以獲得巨商的政治投資,而巨商獲得權力後卻為了自身利益,在武器,鎧甲,棉被,糧食,火藥,傷藥等等軍事物質上麵頻頻造假克扣,十萬擔的白米運到前線便變成了摻了石子的糠米,不說食物欺詐,連斤兩也不足,在明朝,有物資“飄沒”一說,明中期以後水利發達物質來往運輸都依靠水利,這也給了運輸部門貪汙的借口,“水麵風大,波濤洶湧,船體不穩導致部分物資被河水衝走”而那些被“衝走”的物資便落入了運輸人員的手中,在這種背景下,邊軍打仗怎能打勝仗,而金軍打仗不要戰俘一律殺頭。所以邊地人民多畏服役如虎。
“王大哥,你們也來抽簽了?”明洪武在家裏吃完早飯便也早早來到村頭和村裏的人站在一起討論此事,被明洪武喊作王大哥的人回頭看見了明洪武,便扯了扯嘴角強笑道:“侄兒也來了?你娘呢?”。明洪武回道:“我娘身子有些不舒服,我讓我娘在家休息,我自己來這看看。”王大哥關心道:“沒事吧?”。
“沒事,我讓阿嬌陪著呢。”“恩恩,如此甚好。”兩人便就此打住了話題。這時人群突然靜了下來,原來村裏宿老到了,隻見三爺指揮村民將一個大桌子擺在人群前麵,又讓人拿來一個簽筒放在上麵,三爺見物件擺放齊了便揮手讓他們下去,自己徑直走到人群前麵,掃視了一周,開口道“昨日知府孫大人派來特使說朝廷答應毛文龍毛軍門派兵支援的奏章,但朝廷兵力有限,在首輔大人的提議下皇上決定在朝鮮邊鎮選壯丁充軍以解毛軍門的燃眉之急,故咱們村用抽簽來決定家裏的年輕壯力的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