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運動養生(3 / 3)

四、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養生

糖尿病患者由於身體的特殊情況,在運動時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運動之前,要充分評估自身的體質和病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製定有效的運動計劃,並做好以下準備:

1、準備寬鬆舒適的運動服和有彈性的運動鞋,吸水性較好的棉襪。

2、隨身攜帶一些如餅幹、糖塊、巧克力或含糖的飲料和水,尤其是在運動量相對較大時,一定要及時補充糖和水分。

3、在運動前最好進行一下血糖的自我監測,進一步了解自己的體內代謝情況,血糖過高(大於16毫摩/升)或者血糖過低(小於3.6毫摩/升),都不能進行運動,否則會引起代謝紊亂。

4、在運動前要補充一定數量的水分,以保證身體運動的需要,然後首先做5-10分鍾的準備活動或熱身運動,活動一下肌肉、關節,以免運動中拉傷肌肉、扭傷關節和韌帶,同時,可使心跳、呼吸的次數逐漸加快,以適應下一步將要進行的運動。

5、為保證安全,糖尿病患者最好結伴運動,特別是參加較高強度的運動時,應告訴同伴自己是糖尿病人,血糖不正常時的表現有那些,以便出現意外情況時及時處理和救治。

運動途中,要隨時自測自己的心率、呼吸等,切忌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盲目運動。運動要循序漸進,平時參加體育鍛煉較少者,運動量要逐步增加,不可操之過急。運動中注意觀察身體狀況是否有不適,並適時調整運動時間與運動強度。注射胰島素的患者進行30分鍾的鍛煉後,應及時補充一定數量(10-15克)的含糖類食物,以免由於運動引起血糖過低。運動中一旦出現視物模糊、意識不清、頭暈、大量出汗、心跳急劇加快、麵色蒼白等情況,很可能是發生了低血糖,此時應立即停止運動,馬上吃一些含糖的食品,如已神誌恍惚,應立即協助喝糖水,並送醫院治療。

運動結束時不要馬上停止,應進行一些恢複性運動,常見的有伸腿、抬腿、彎膝、伸臂、彎腰等,長跑後可步行一段,直到心率恢複到運動前的水平。運動後及時補充食物,運動時間長、運動強度大的,即使沒有出現低血糖,也要主動補充一些食物和糖分,以免發生運動後延遲性低血糖。運動後還要及時洗澡,不僅可以清潔皮膚,同時也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起到幫助全身功能盡快恢複的作用。

五、高血壓患者的運動養生

高血壓患者運動養生貴在“適度”。三國時名醫華佗說得好:“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極”,就是過度。所以,高血壓患者無論選擇何種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交誼舞、保健操、遊泳等,都要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血壓高低,掌握好運動量,以感到渾身舒適為度,切莫盲目加大運動量。在運動時要做到動靜結合,即形要動,神要靜,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譬如散步,清代養生家曹廷棟對形的要求是“且行且止,且止且行”,對神的要求是“如行雲流水也”。散步時走時立,全身放鬆,形動而神靜,既可使身體得到適當的鍛煉,又能調節情緒。打太極拳對高血壓是一種很好的體療,一招一式柔和舒緩,用意念引導動作,姿勢放鬆,思想集中,心安神定。這種動靜結合,形神合一的動作,有助調節大腦神經的功能,並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改善體循環和微循環,從而使血壓下降。此外,運動養生還要注意知常達變。比如持之以恒的體育鍛煉有益健康,使血壓穩定。但屬於中、重度高血壓的病人,就應將運動量再降低些;如果有嚴重心律不齊,心動過緩或頻發心絞痛等症狀時,就不要勉強去運動。等治療後症狀消失了,再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進行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