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年年紀念“五·二三”,年年重溫毛澤東在延安文藝界的講話,到底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呢?我認為,這是因為毛澤東文藝思想在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全麵地科學地論述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藝觀,旗幟鮮明地闡述和確立了文藝為工農兵和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問題,從而開創了我國無產階級文藝運動的新紀元,樹立了一塊劃時代的裏程碑,有不可估量的實踐價值和普遍的指導意義。
尤其因為《講話》已發表了五十年,依然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所信仰、所實踐,更加說明它具有深遠的豐富內涵。當然,時代已發生巨大變化,文藝的服務對象變化了,現在提出“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是毛澤東文藝思想在新的曆史時期的發展,是和《講話》的基本精神相吻合的,毛澤東文藝思想是中國革命文藝實踐的產物,它必然隨著社會實踐而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但是它的基本內容諸如文藝的方向、文藝的立足點、文藝的源泉、文藝與社會、文藝與生活、文藝與人民、文藝與百花齊放等等,依然閃爍著真理的火光。五十年實踐證明,毛澤東文藝思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經得起曆史檢驗的。
曆史已經檢驗了《講話》。但是完全否定《講話》的聲調卻也時隱時現,時而甚囂塵上。所謂甚囂塵上,也不過是冒牌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刮起的一股煙塵,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其實,這也是社會發展過程中難免的現象,我們用不著大驚小怪,真理隻有在不斷辯論爭鳴中才能發展,越爭鳴越明白,越辯論越清晰,即使已被實踐檢驗了的真理,也是如此。
在紀念《講話》發表五十周年的時候,我想就發揚延安文藝精神這一話題談一點意見。這些年就什麼是延安精神,已有很多很精到的論述,自然這是和延安文藝精神相通的。這裏我隻想從文藝創作的角度談一下什麼是延安文藝精神?為什麼要發揚這種精神?當然,我說的精神指的是實質內容,而不是教條的解釋,和死摳住本本的說教。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光輝貢獻在於,從根本上擺正了文藝和人民的關係,文藝不是為少數人的,而是為廣大人民大眾服務的,由此要求作家與群眾相結合,寫出為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有中國氣魄的文藝作品。我想這是毛澤東文藝思想的精華,也是延安文藝精神的內核。
那麼從延安文藝實踐看,卻別有一番令人感動的風景。當年延安文藝界像其他黨政軍民學一樣,處在一種艱苦創業的局麵,連衣服鞋襪都要自己縫製,連筆墨紙硯都要自己動手製造,甚至連住的窯洞也要自己打,從而使文藝界養成了一種艱苦樸素的作風。然而還不止於此,主要是文藝家們在《講話》的感召下,放下架子,走出窯洞,深入到工農大眾中間去,實現了文藝家自身思想感情的重大轉折,從而產生了一批劃時代的麵目全新的文藝作品,全新的人物,全新的藝術世界,在中國文藝史上留下了燦爛的篇章。顯而易見,文藝家們從生活中吸取營養,有了豐富的形象積累,在建構文藝作品的時候才具有了大膽創新的勇氣。我是這麼看待當年延安文藝的,這個時期的文藝作品是在開拓創新氛圍中產生的,也是說延安文藝有一種敢於試驗敢於創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