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作家的信念和職責——在榆林地區文藝創作座談會上的發言(3 / 3)

我說這些話,涉及到我們榆林地區文學藝術創作隊伍的建設問題。我們已經有了一支隊伍,現在要加強這支隊伍,提高這支隊伍。主要是從思想上加強,從藝術上提高。從事創作,主要靠個人鑽研,個人探索。我認為,一個真正有成就的作家和藝術家,他是有獨立見解的,他對生活有自己獨立的觀察,在藝術表現上有自己獨特的手法,決不能盲從別人,而是走自己的路。不斷讀書,不斷研究前人的成果,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學素養,這對在座的同誌,包括我自己都是很重要的。毫無疑問,這也是我們職業決定了的。你既然選擇了文學這個職業,要以創作來為人民服務,那就得下一輩子的決心,尊重自己的事業,在事業上刻苦鑽研,不斷作出成績來。不然你就對不起自己的職業,也算是失職吧!

我覺得,在我們文藝創作隊伍裏,要樹立那種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的風氣,要有那種在事業上不斷拚搏的精神。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才出來,就會有更多的好的作品出來。我們是從事創作活動的,創作就是我們的職責嘛!

我有個感覺,在我們榆林地區,應該出更多的塞上詩人、塞上作家。

看起來,這裏的沙漠是貧瘠的,但人們的生活是豐富美麗的。榆林城,曆史悠久。在這一汪浩瀚的毛烏素大沙漠裏麵,蘊藏著豐富的文學藝術礦藏。我看到榆林人很懂得生活,熱愛生活,還善於美化生活。不要輕視我們這個地方,不要覺得我們這個地方太土了。土,有啥不好?土有土的味,土有土的美。從文學角度說土,是指生活的厚實,藝術的淳樸,是作品難以達到的理想境界。越土,越有地方風味,也越有民族風味,正是我們所說的中國氣魄的東西。這兒流傳著許多優美的口頭文學、民間文學,許多優美的傳說和故事。現代生活也是無比豐富的,題材很多,很廣闊。在榆林地區應該出更多的作家、文學家。

昨天,我看了榆林有名的“普惠泉”。從龍王口裏流出的那股水真漂亮,作出來豆腐實在好,透明錚亮,我還沒有看到比榆林城更好的泉水。這麼好的水分養育著我們的作家藝術家,不好好寫東西行嗎?要對得起這個地方的水,好好出幾個作家、藝術家。要有這麼個雄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黨如今是很有雄心的。這個雄心是建立在從我們國情出發製定的路線和政策的基礎上的。我們應該從我們本人實際出發,製訂自己的創作規劃。應該出現更多的小說,更多的詩,更多的藝術作品。

話又說回來,我這次來主要想看看榆林的民間歌舞。

我們這裏在挖掘、研究和發展民間歌舞方麵,作出了令人喜悅的成績。剛才,我說到民間藝人張有萬的《陝北跑驢》,他在北京都跳紅了。還有榆林馳名的民間藝人李增恒,外號叫“水上漂”。我在陝北十年,還沒有看到像他扭秧歌跳二人場子這麼好的,真是“水上漂”呀。再比如民歌“對花”,你看那府穀的王向榮,唱得多麼純樸豪放,人的心都隨著他的歌聲跳騰起來了。王向榮、張有萬、李增恒都是民間藝術的寶貝,人才難得。這使我意識到,民間的文學藝術礦藏是極為豐富的,特別從文學角度,更是這樣。流傳於榆林地區的《蘭花花》、《三十裏鋪》、《走西口》等,我們的同誌們都收集了不少。為什麼流傳民間的這些口頭文學作品經久不衰,直到現在為人民群眾所熱愛,聽起來都非常動情?我們搞文學創作應該向民間文藝學習,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的再創造。我們這裏能不能出現第二個《王貴與李香香》?能不能出現第二個李季?

對我們陝北老區出現的中青年作家來說,應該具有堅強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同時一定要在藝術專業方麵多下工夫。我建議,地區文聯和創作研究室,可以考慮辦文藝讀書會,一月、兩月、半年不等,專門讀書,互相研究作品,分析作品,解剖一些作品的表現技巧、藝術風格、特色等等。這是智力投資,花不了多少錢,值得。我們要培養藝術的觀察力、藝術的鑒別力,提高藝術的感受力。要使自己成為精通這個專業的內行,藝術上的裏手。這樣我們才可能從司空見慣的、所熟悉的塞上生活中尋找出藝術的金子、銀子,升華成藝術作品。

我們榆林地區的文學隊伍已經基本形成了,因此應該產生更多小說、更多詩歌,更多的中篇、長篇小說。從革命曆史題材看,以解放戰爭為例,毛主席、周副主席和黨中央轉戰陝北,在榆林地區駐紮的地方很多,光楊家溝就可以寫出一部長篇報告文學或小說來。以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為例,許多風流人物從血與火中走出來,群眾中的英雄人物更多。我們在座的有個同誌正在寫《李子洲傳》,為此他作了艱苦的采訪活動。他把傳記寫完,再構思一個長篇,可以不可以呢?我看可以,你對你所寫的人物,發生了特別的愛,而且鑽進去了,就可能寫好。我們在座的同誌,對榆林地區的革命曆史比較熟悉,也有感情,為什麼不抓這些革命曆史題材去寫呢?

我們有幸生活在榆林這塊富饒的土壤裏,生活在塞上明珠這個優美的城市裏,在文學藝術創作上也應該有所反映吧。

藝術作品也就像西沙渠那樣,必須經過艱苦奮戰才能出現在沙漠上。我是第一次看到用瓷磚鋪砌的渠道,這是智慧的創造。誰在這裏繪出這樣宏偉的藍圖?誰有這樣的魄力,有這樣的膽識,率領千軍萬馬幹出這樣驚心動魄的業績?我看了很受感動。這才是真正的為人民服務,一輩子光幹這一件事就功德無量。我認為應該為這樣的人樹碑立傳。不給這些人樹碑立傳給誰樹?為了治沙,榆林周圍有千百萬人流了血、流了汗,用血汗澆灌了沙漠,使這裏出現了亙古未有的清格粼粼的流水。真可愛極了!在座的一位塞上作家,他同另一同誌合寫了一位治沙英雄的報告文學,我看了很激動。我看寫一篇還不夠,還應該大寫特寫,甚至寫長篇小說。我們搞藝術創作不要像狗熊扳包穀,必要時得集中一點,抓住一個好的題材,擰住不放,再苦也要幹下去。

我打心裏希望,咱們榆林城出現更多的作家和藝術家,更多的塞上作家和藝術家。這是我對同誌們的一個希望。希望讀到你們更多的作品,更多的詩歌、小說、散文、劇本、電影等等。我想,這也是我們的職責。

作家藝術家的職責,就是要拿作品嘛!我們榆林地區有這個基礎,有這個條件,因此我預祝你們在創作方麵不斷拿出新的作品來。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