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十月二十日傍晚,我們尊敬的文藝先輩——柯仲平同誌,就在作協西安分會那間小會議室裏猝然倒下,離開了我們。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在他身邊長大的文學晚輩來說,總覺得他還坐在我們對麵講話,怎麼也不相信他會這樣突然離開人間。
在柯老逝世的二十年中,無論在十年動亂的年月,還是三中全會以來,我國人民向“四化”奮進的今天,我們從來沒有忘記過柯老,仍然感到他生活在我們中間,和我們一起經曆了曆史的曲折和新時代的起飛。
從五四運動以來,柯老就是聞名中外詩壇的大詩人,是革命的狂飆猛士。他是中國詩歌民族化、大眾化的先驅者和開拓者。他從雲南家鄉到北京,從北京到上海,從上海東渡日本,再從日本回到武漢,從武漢到延安,又從延安到北京,從北京到西安,一直到臨終一息,他是作為一個革命家屹立在中華大地上的。他的詩是狂飆,是火焰,是號角,是戰鼓!他把自己的滿腔熱血,傾注於革命和革命文藝運動。他對黨對人民的那顆赤子之心,曾經感動過我們,激勵著我們前進!
柯老有一團火樣的心。他的詩是一團火,燃燒著自己,也點燃著廣大讀者。平常,柯老的待人,也像一團火,特別是他以火一般的熱情關心文藝青年,愛護文藝青年,扶植文藝青年,而且從不吝惜自己的精力。為了我們文藝事業後繼有人,他耗費了自己的心血,我們陝西和西北文藝界,對於這點是銘刻在心的。
柯老從延安到逝世以前,長期從事文藝界的領導工作,他和文藝界的同輩和晚輩一起,相處得像同誌一樣親,像朋友一樣愛。我們和他在一起感到很親熱,很溫暖。無論是他批評的時候,或鼓勵的時候,我們都被他那火一般的熱情所吸引。在文藝隊伍中間,無論哪個有點長進,他都會格外高興。無論誰寫了一首好詩,誰畫了一幅好畫,誰譜了一曲好歌,或發表了一篇得到好評的小說、散文,他都給以熱情洋溢的鼓勵。
對於這樣的文學先輩,我們充滿了敬愛之情、感激之情。我們這些在延安革命搖籃裏長大的孩子,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大都受到過柯老火一般熱情的熏陶,得到終生難忘的教益。柯老這種對黨的文藝事業的熱忱,對文學後輩的關心和支持,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遠見卓識和高尚的情操。這種精神也體現在我們已離去的和健在的許多老作家、藝術家身上,這是特別寶貴的。
我自己年幼的時候,非常喜歡柯老的詩。開國之初,他的詩集《從延安到北京》出版,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曾鬥膽寫過評論文章。這篇評論發表以後,我以為柯老會說,一個毛孩子竟然論起我來了。而他看了,卻給我以鼓勵,投來火樣熱情的目光,我讀柯老的詩,仿佛看到他本人一樣,在他詩裏行間,閃爍著火熱的光,跳蕩著一顆滾燙的心。
最近,胡耀邦同誌向文藝界發出了大鼓勁、大團結、大繁榮的號召。這一號召體現了黨對文藝工作的關懷,指出了我們振興文藝的方向,大大地激發了文藝界同誌們的熱情。我相信文藝界的作家、藝術家們,一定會為實現耀邦同誌的三大號召,團結、戰鬥、前進。今天,我們更加需要學習柯老那火一般的革命熱情,繼承和發揚柯老這種可貴的精神。
祝願我們文藝界同誌們在大鼓勁中奮進!在大團結中奮進!在大繁榮中大顯身手!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八日於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