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沙雅,荒漠中的翡翠(2 / 3)

我從機場走出來,迎著沙雅的雨。這兒的雨,似也和別的地方不同。微微的小雨,像飄灑的花粉,落在地上,眨眼間就不見影了,而路麵沙土還是幹的。

一會兒,雨突然下大起來,像大海漲潮似的,隨著狂暴的風從空中蠻橫地朝地下摔摜,霎時,天地之間都顯得黯淡了。就在此時,我卻看見一位包著頭巾的維吾爾族女人,駕駛著一輛驢板車,快活地揚著鞭子,在暴風雨中疾馳而過。接著,又看見一輛馬拉板車,上麵坐著一男一女,像是一對新婚夫婦,兩口子打扮得一身嶄新,尤其是新娘子,穿著豔麗的連衣裙,頭上插著花,在暴雨中渾身金光透亮。他們被暴雨捶打著,卻一點也不在乎,還互相對笑著,摟得更緊,飛也似的馳過去了。

直到中午過後,雨才歇下。轉眼間,天空驟然升起一道光輝燦爛的彩虹,其勢宏闊遼遠,長長的呈弓狀,像是從塔克拉瑪幹的深處騰空而起,飛轉入塔裏木的天際。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白色的,編織成一條五彩綬帶,披掛在塔裏木盆地的胸脯上。我從沒有見到過如此絢麗,如此壯觀的彩虹。

在閃耀著彩虹的景致中,我們穿過農舍樹叢,走向了田野。雨後的沙雅,如洗過般一片翠綠,翠綠翠綠的,沙雅城像被這綠的樹叢,綠的田野,包圍著,形成一個綠色翻卷的天地。渠道的流水,翻騰如潮,在城邊奔騰流過。在沙漠的邊緣,能看到這樣洶湧的流水,真愜意!

這時,工程師肖啟弟告訴我:“這是沙雅的生命線呀!”

哦,這裏有一條長長的塔裏木河,從西向東橫穿沙雅,在它的兩岸出現了大片的胡楊林,大片的田野,形成一條寬大的綠色屏障。而從北到南,又有一條渠道如織的渭幹河,在它周圍出現了座座村莊和大塊農田。這兩條河猶如血脈似的交錯穿行,哺育著這裏的民族,這裏的田園,真是沙雅的兩條生命河嗬!

我們走進城裏,也許因為剛下過雨,沒有灰塵,給人以清新的感覺。

周圍排列著許多土屋,間或看見幾幢樓房,十分醒目。土屋是白色的,樹是綠色的,組成一幅綠白相間的畫麵。幾條大街縱橫交錯,大道兩邊樹木蔥蘢。許多孩子在街上追逐,打鬧,一個老人靜神地觀看著,忽然捧腹大笑,原來是孩子們把球踢到水潭中去了。我在大街走著,不由地想起,這些維吾爾族人喜歡分散居住,要麼又很集中,沒有一定的界限。大約沙雅傍水依林,適宜人們生活,才聚了這麼多人,逐漸形成了這座城市。

我還想起,這裏曾有位縣長改換地名的故事。這裏有個村莊叫恰達克,過去官府不理民事,更不秉公決斷,引起公眾不滿,有怨憤指責的,有含冤訴苦的,時常弄得官府驚慌,取個名兒叫恰達克,意即“岔子很多”的意思。這位縣長說這個地名不好,改名叫“大古力巴克”,意即“大花園”。還有一個地名叫排斯,傳說這個村莊很窮,窮得讓人瞧不起,挺不起腰杆來,據說這個名兒排斯意即“下賤”、“不值錢”,這位縣長聽到這樣帶侮辱性的名字,當即改叫“努爾巴克”,也即“光明園”的意思一個“大花園”,一個“光明園”,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吉祥如意,眾人稱快嗬!

更有趣的是,縣北有個叫“且克拉”村,意即“敲詐勒索”。因地處庫車、沙雅兩縣交界,官府爭征賦課稅,老百姓深受雙重敲詐,四處申訴無門,萬分激怒之下,將地名叫“且克拉”,以此表達對官府暴政的蔑視,對貪汙腐敗的諷刺。縣裏進行地名普查時,有人提出改一改,叫這個名字不好聽。但是,全村一哇聲要保留。一個維吾爾族老人說:“名稱是不太好,含義是深遠的。它說明我們村過去遭受的苦難,留下做個紀念吧!”於是,地名保留下來了。以史為鏡,祝願人民再不重蹈“且克拉”時代,祝願“且克拉”人民幸福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