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美國興起石油開采熱。有一個雄心勃勃的小夥子也來到了采油區。開始時,他隻找到了一份簡單枯燥的工作,他覺得很不平衡:我那麼有創造性,怎麼能隻做這樣的工作?於是便去找主管要求換工作。
沒想到,主管聽完他的話,隻冷冷地回答了一句:“你要麼好好幹,要麼另謀出路。”
那一瞬間,他漲紅了臉,真想立即辭職不幹了,但考慮到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於是隻好忍氣吞聲又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
回來以後,他突然有了一個感覺:我不是有創造性嗎?那麼為何不能就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做起來呢?
於是,他對自己的那份工作進行了細致的研究,發現其中的一道工序每次都要花39滴油,而實際上隻需要38滴就夠了。經過反複的試驗,他發明了一種隻需38滴油就可使用的機器,並將這一發明推薦給了公司。可別小看這1滴油,它給公司節省了成千上萬的成本!
這位青年,就是後來掌控美國石油行業的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
當小事情被明智而有遠見的人發現時,小事情的價值就可以充分地體現出來。無數事實證明,很多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往往是構成驚天動地的大事的基礎。
年輕人充滿夢想,這當然是件好事情。但年輕人還需要盡快明白,夢想隻有在腳踏實地的工作中才能得以實現。許多性情浮躁的人都曾經有過很多夢想,卻始終無法實現,最後隻剩下牢騷和抱怨,而他們卻把這歸因於缺少機會。
其實,生活和工作中到處都充滿著機會:學校中的每一堂課都是一個機會;每次考試都是生命中的一個機會;每次應聘都是一個機會;報紙中的每一段話都是一個機會;每個客戶都是一個機會;每次訓誡都是一個機會;每筆生意都是一個機會,等等。
腳踏實地的員工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了機會,抓住了機會,從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而眼光不願留意手中工作細節的人,在焦慮地等待機會的過程中,度過了並不愉快的一生。
在職的每一天,都要踏踏實實、盡心盡力地工作,每一件小事情,都要力爭高效地完成。嚐試著超越自己,努力做一些分外的事情,不是為了看到老板的笑臉,而是為了自身的不斷進步。即使是在同一個公司或同一個職位上,機遇沒有光臨,但你在為機會的來臨而時時準備的行動中,你的能力已經得到了擴展和加強。實際上,你已經為未來某一時間創造出了另一個機遇。
一流員工找方法,末流員工找借口
美國人常常譏笑那些隨便找借口的人說:“狗吃了你的作業。”借口是拖延的溫床,習慣找借口的人總會找出一些借口來安慰自己,總想讓自己輕鬆一些,舒服一些。這樣的人,不可能成為企業稱職的員工。要知道,老板安排你這個職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聽你對於困難的分析。不論是失敗了,還是做錯了,再好的借口對於事情本身也是沒有絲毫用處的。
一流員工的核心素質是:當遇到問題和困難時,他們總是能夠主動去找方法解決,而不是找借口逃避責任,找理由為失敗辯解。
也就是說,一流的員工富有開拓和創新精神,他絕不會在沒有努力的情況下,就事先找好借口。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完成老板交給的任務。條件再困難,他們也會創造條件;希望再渺茫,也能找出許多方法去解決。優秀的人不管被派到哪裏,都不會無功而返。日本人用商業武器蠶食著世界各地的市場。很多日本商界精英都不給自己尋找借口,而是找方法,才造就了今天日貨遍天下的局麵。索尼的卯木肇就是這樣一位精英。
20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的索尼彩電在其國內已經很有名氣了,但是在美國卻不被顧客所接受,因而索尼在美國市場的銷售相當慘淡,但索尼公司並沒有就此放棄美國市場。後來,卯木肇擔任了索尼國際部部長。上任不久,他被派往芝加哥。當卯木肇風塵仆仆地來到芝加哥時,令他吃驚不已的是,索尼彩電竟然在當地的寄賣商店裏蒙滿了灰塵,無人問津。
如何才能改變這種既成的現象,改變銷售的現狀呢?卯木肇陷入了沉思……
一天,他駕車去郊外散心,在歸來的路上,他注意到一個牧童正趕著一頭大公牛進牛欄,而公牛的脖子上係著一個鈴鐺,在夕陽的餘暉下叮當叮當地響著,後麵是一大群牛跟在這頭公牛的屁股後麵,溫馴地魚貫而入……此情此景令卯木肇一下子茅塞頓開,他一路上吹著口哨,心情格外開朗。想想一群龐然大物居然被一個小孩兒管得服服帖帖的,為什麼?還不是因為牧童牽著一頭帶頭牛。索尼要是能在芝加哥找到這樣一個“帶頭牛”商店來率先銷售,豈不是很快就能打開局麵?卯木肇為自己找到了打開美國市場的鑰匙而興奮不已。
馬歇爾公司是芝加哥市最大的一家電器零售商,卯木肇最先想到了它。為了盡快見到馬歇爾公司的總經理,卯木肇第二天很早就去求見,但他遞進去的名片卻被退了回來,原因是經理不在。第三天,他特意選了一個估計經理比較閑的時間去求見,但回答卻是“外出了”。他第三次登門,經理終於被他的誠心所感動,接見了他,但卻拒絕賣索尼的產品。經理認為索尼的產品降價拍賣,形象太差。卯木肇非常恭敬地聽著經理的意見,並一再地表示要立即著手改變商品形象。
回去後,卯木肇立即從寄賣店取回貨品,取消削價銷售,在當地報紙上重新刊登大麵積的廣告,重塑索尼形象。
做完了這一切後,卯木肇再次叩響了馬歇爾公司經理的門。可聽到的卻是索尼的售後服務太差,無法銷售。卯木肇立即成立索尼特約維修部,全麵負責產品的售後服務工作,重新刊登廣告,附上特約維修部的電話和地址,並注明24小時為顧客服務。
屢次遭到拒絕,卯木肇還是癡心不改。他規定他的每個員工每天撥5次電話,向馬歇爾公司詢購索尼彩電。馬歇爾公司被接二連三的電話搞得暈頭轉向,以至員工誤將索尼彩電列入“待交貨名單”。這令經理大為惱火,這一次他主動召見了卯木肇,一見麵就大罵卯木肇擾亂了公司的正常工作秩序。卯木肇笑逐顏開,等經理發完火之後,他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對經理說:“我幾次來見您,一方麵是為本公司的利益,但同時也是為了貴公司的利益。在日本國內最暢銷的索尼彩電,一定會成為馬歇爾公司的搖錢樹。”在卯木肇的巧言善辯下,經理終於同意試銷2台,不過,條件是:如果一周之內賣不出去,立馬搬走。
為了開個好頭,卯木肇親自挑選了兩名得力幹將,把百萬美金訂貨的重任交給了他們,並要求他們破釜沉舟,如果一周之內這2台彩電賣不出去,就不要再返回公司了……
兩人果然不負眾望,當天下午4點鍾,兩人就送來了好消息。馬歇爾公司又追加了2台。至此,索尼彩電終於擠進了芝加哥的“帶頭牛”商店。隨後,進入家電的銷售旺季,短短一個月內,竟賣出700多台。索尼和馬歇爾從中獲得了雙贏。
有了馬歇爾這個“帶頭牛”開路,芝加哥的100多家商店都對索尼彩電群起而銷之,不出3年,索尼彩電在芝加哥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30%。
在職場中,老板最痛恨的就是不找方法找借口的員工。如果你是老板,你布置了一項任務給員工,員工不僅沒有完成任務,反倒為自己找一大堆借口,你會如何反應呢?
任何工作首先要求的就是認真負責的態度,找借口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表現。發現並承認錯誤,勇敢承擔起來,從自身找原因,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如果你總是為失敗找借口,那你永遠都不會成功。成功屬於那些善於找方法的員工,而不屬於善於找借口的員工。
好的方法往往能讓你脫穎而出,為你爭取到更大的發展空間。不要抱怨自己運氣不好,你該明白,絕大部分的機會都是靠自己爭取來的。
1956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推出了一款性能優越、款式新穎、價格合理的新車。但這款新車的銷售卻業績平平,完全沒有達到當初的預期效果。公司的經理們焦急萬分,但絞盡腦汁也沒有找出能讓產品暢銷的辦法。
剛畢業的見習工程師艾柯卡是個有心人,他了解了情況後就開始琢磨怎樣能讓這款汽車暢銷起來。終於有一天,他產生了靈感,於是徑直來到經理辦公室,向經理提出了一個創意:在報上刊登廣告,標題為“花56元買一輛56型福特汽車”。這是個很吸引人的口號,很多人紛紛打聽詳細的內容,原來艾柯卡的方法是:誰想買一輛1956年生產的福特汽車,隻需先付25%的貨款,餘下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辦法分期付清。
他的創意被公司采納,而且成效顯著。“花56元買一輛56型福特汽車”的廣告深入人心,它打消了很多人對車價的顧慮,由此創造了一個銷售奇跡。艾柯卡的才能也很快受到賞識,不久他就被調往華盛頓總部成為區域經理,並最終坐上了福特公司總裁的寶座。
艾柯卡提出的這個極富創意的廣告不僅解決了福特56的銷售危機,更成為艾柯卡成功人生的起點。這就是尋找方法的妙處。不懼怕困難,相信自己,找到方法就能令你脫穎而出,為你自己贏得更多的成功機會,為你的事業發展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由此可見,隻有積極找方法,才能更好地出效益;隻有積極找方法的員工,才能彌補老板的不足,成為老板的左膀右臂。
不找借口找方法!工作中的每個員工都應該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努力尋找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浪費時間尋找借口。要知道,老板安排你這個職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聽你關於困難的長篇累牘的分析。不論是失敗了,還是做錯了,再巧妙的借口對於事情本身也是沒有絲毫用處的。
方法能為人解除不便,能夠讓你有更大的發展,更能給公司創造最直接的經濟效益。哪個公司的老板,能不格外重視想辦法幫公司解決問題的員工呢?
最優秀的員工,是最重視找方法的員工。他們相信凡事都會有辦法解決,而且是總有更好的方法。
主動找方法解決問題的員工,是職場中的稀缺資源。假如你通過找方法做了一件乃至幾件讓人佩服的事,你就能很快脫穎而出,並獲取更多的發展機會。
有些人之所以不成功,就在於對困難的屈服,無端地將困難放大,把自己看輕。其實,隻要你努力去找方法,就一定會找到,而且越去找方法,便越會找方法;越會找方法,就越能創造更高的價值。這不僅提高了找方法的自信,而且會積累到很多找方法的竅門。
麵對困難,一流員工找方法,末流員工找借口。願你成為一個不找借口找方法的一流員工。
懶惰和拖延的結果是平庸
馬利歐企業的創始人馬利歐,多年來每天工作18小時。他說:“每周隻工作40小時的人,不會太有出息。”
他的工作哲學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在保持競爭力不落人後,星期六與星期日拿來超越他人”。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多數人天生是懶惰的,都盡可能地逃避工作。他們大都沒有雄心壯誌和負責精神,寧可期望別人來領導和調遣,也不肯個人努力奮鬥,就算有一部分人有著遠大的目標,也缺乏執行的勇氣。人性本身是放縱、散漫的,表現在工作上就是對目標的堅持、時間的控製上等做不到位,任務不能按時完成。如果拖延已開始影響工作質量時,就會蛻變成一種自我貽誤的形式。當你無限期地拖延某個項目,花大量時間來削大把大把的鉛筆,或者計劃“一旦……就開始某項工程”時,你就為日後自我貽誤落下基石。巧妙的借口,或有意忙些雜事來逃避某項任務,隻能使你在懶惰和拖延的壞習慣中愈陷愈深。今日不清,必然積累,積累就拖延,拖延必墮落、頹廢。推遲需要做的事情,不但會浪費工作時間,也會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壓力。
拖延和懶惰是分不開的。拖延是因為人的惰性在作怪,每當自己要付出勞動時,或要作出抉擇時,人們總會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來安慰自己,總想讓自己輕鬆些、舒服些。有些人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果斷地戰勝惰性,積極主動地麵對挑戰;有些人卻陷於“激戰”的泥潭,被主動和惰性拉來拉去,不知所措,無法定奪……殊不知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