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中國資產定價之“魂”(1 / 3)

資產定價是非常複雜的,但它的“魂”必須存在,人民幣資產定價更複雜,它需要“魂”很強大。今天我們談國際市場,主要涉及勞動力價值的定價,未來我們談國際市場,可能注意力會集中到資產定價上。勞動價值定價相對簡單,資產定價極其複雜,沒有強大的市場是要吃大虧的。這個市場買賣的是什麼?很簡單,就是彙率,人民幣對不同國家貨幣的彙率。

不要以為彙率簡單,它是中國資產定價之“魂”。未來很長時間,國際金融市場博弈都會圍繞彙率展開,不僅僅是通過貨幣彙率走強、走弱對勞動力價值競爭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彙率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資產到底值幾個錢。

如果給漢堡包定價,很容易,因此與國際市場彙率理論相關聯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漢堡包”理論,即以各國漢堡包售價的高低評價各國彙率的真實度。這個理論是錯的!起碼是嚴重落後時代的。

根據漢堡包理論,很容易得出人民幣彙率低估的結論:美國主要城市的麥當勞的“巨無霸”漢堡包的平均價格為2.7美元,在瑞士同類漢堡包的售價為4.52美元,而中國的同類產品售價僅為1.2美元(折合人民幣9.9元),是SDR國家中的最低價格。所以西方經濟學家一致認為:人民幣的價值被低估了,同樣道理,它們認為瑞士法郎卻被高估了。根據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即:e=pa÷pb 得到9.9÷2.7=3.65元,即1美元應兌換3.65元人民幣,但是實際的彙率為6.5元左右,這樣就意味著人民幣被低估了40%。按照這個理論進一步推論,西方人不幹了。

我在本書中舉例:著名的大連港資產總值40億人民幣,流通股30億,股價4元人民幣;美國紐約港資產總值100億美元,全流通,股價10美元;日本神戶港資產總值60億美元,股價相對於8美元。算一算總市值就知道,人家一個港口可以買我們多少港口。當然,資產市場的控製管理是非常嚴格的,歐洲人至今也不可能去買美國的港口,美國人也不可能買日本的港口,但可以控製,未來也可能買。更何況,現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港口是可以買賣的,即使是發達國家,一般的企業也是可以買賣的。政府隻能以國家安全為名,阻止一定範圍的資產收購,不可能拒絕所有的股權收購,尤其是上市公司。顯然,購買力平價理論的缺陷不是它準不準,而是它把購買力平價的測算標的僅僅局限於一般消費品。

彙率是否真實,既要考慮到消費品,也要考慮到資產價值;既要考慮有形資產,也要考慮無形資產。於是,創新勞動力價值時時計量被引入到彙率的標準中。

港口是有無形資產價值的,這價值往往是它所處的位置以及輻射的區域,大連港輻射東北亞,半島實驗氫彈,試射遠程火箭,美國特種兵進駐半島,大連港的股價就會下跌。最重要的無形資產是指創新勞動成果,有些企業固定資產很少(輕資產),但股價很高,背景就是它充滿了創新勞動成果。比如蘋果公司,市值高達萬億美元,它的固定資產可能不及一億美元!

當我們談及人民幣彙率定價,不能不談及中國股市連續暴跌,不能不從虛擬金融市場的巨大泡沫談到實體經濟的巨大泡沫!啥叫泡沫?就是在充分買賣的市場中被投資者認定的價值高估!股市,是上市公司的聚集地,這些上市公司都是實體經濟,但它們的股價不等於實際投入,這就是PE值的來曆。股價代表什麼?代表未來的估值。實體經濟的每一個工廠,每一個設備,每一個廠房,甚至每一分錢資產都是真金白銀堆積起來的,它們可能產生巨大的價值,也可能突然間沒有價值?有些上市公司,可能永遠有價值,比如港口,但它的估值未必高,因為它包含的創新勞動成果很少;有些企業價值可能飄忽不定,尤其是那些所謂包含很多知識產權的上市公司。美國的很多上市公司為什麼定價高,一是曆史形成,二是它們都有創新勞動價值在裏麵--即使是港口,也投資了高科技企業!

中國股市哪來的泡沫?看市場怎麼認定?如果盯住供給側改革,要“三去”,很多企業要退市,最壞的情況就可能發生:工廠還在,資產(價值)沒了--工廠的設備還在,廠房也在,它所生產的商品已經不具有使用價值,因此這個工廠也就沒有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