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這是完全可能的。在美債危機以及歐債危機爆發的時刻,人民幣都是挺身而出的,不僅人民幣彙率維持堅挺,而且在關鍵時刻還出手買入這些國家的債券。問題是:中國會不會承認危機來了,會不會還是打腫臉充胖子,死要麵子活受罪;會不會在忙亂中啟動人民幣戰略的危機機製。
中國會不會爆發金融危機,有一個檢驗方式:就是會不會出現持續的、大幅度的“彙股雙殺”局麵。為什麼我說暫時還平安無事,因為股市在跌破“股災底”後,反彈了,人民幣彙率也在6.6附近穩住了。
按照通常的市場規律,彙價應該是與股價反向運行的,因為彙率與貨幣政策相關,寬鬆導致流動寬鬆,彙價下跌,股市上行;緊縮導致彙價上行,股市下跌--比如說美國股市與美元經常反向運行。是什麼原因會造成中國的“彙股雙殺”局麵。尤其是連續的、大幅度的“彙股雙殺”局麵呢?1,彙率調整,貨幣政策卻觀望,沒有跟進寬鬆。2,宏觀經濟真出了大問題,危機來了,政策遲滯;3天下本無事庸人來擾之,本來宏觀經濟沒有大問題,卻由於政策錯誤,趨勢誤判,自己鼓搗出大問題。很多時候,危機都是自己鼓搗出來的,包括美國的次債危機。現在的中國可能出現哪一種呢?(1)在向(3)演繹!
根據這個判斷,中國政府將竭力改變“1”以避免“3”,以抑製“彙股雙殺”局麵繼續發展、擴散,通過宏觀經濟政策調整逆轉這一反常現象(1月中旬的彙率保衛戰隻是初戰)。怎麼做?大幅度降準、再度降息,在人民幣彙率與股市穩定間選擇“棄守”人民幣彙率,而通過股市穩定,穩住人心、人氣,使得人民幣彙率不戰而穩!
考慮到做空人民幣彙率的國際市場投機客仍然在觀望,考慮到絕大多數西方國家還沒有選擇做空中國,甚至還沒有判斷清楚中國外彙儲備大幅度減少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之時,我們選擇降息,使人民幣彙率的急速貶值周期提前結束。這可能是最佳方案,也可能是最險的方案!如果中國政府這樣做了,抑製“彙股雙殺”卻導致加劇“彙股雙殺”,真的自己鼓搗出危機了,怎麼辦?別著急,還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有中國曾經幫助過的西方國家央行,大家一起共同對抗風險,兌現國際承諾--因為這畢竟不是實體經濟的大危機,應該能過。
人民幣走向世界,沒有幾個中國人懂,全世界都不懂,但這一步必須邁,它考驗著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氣魄,也考驗著國際合作,考驗著金融市場全球化是不是一場夢!
靠別人不如靠自己,考外彙儲備不如靠貨幣政策。這一點存在糾纏不清的爭論。供給側改革理論的出台,似乎使“不救市”,不寬鬆的一方占優,但中國經濟下行趨勢的蔓延,必然使這一方明白:供給側改革並不是拒絕貨幣政策寬鬆!但中國央行真的害怕通過降準、降息實施貨幣寬鬆,整個一個月(2016年1月),中國央行通過政策工具釋放近2萬億人民幣,但就是忌口降準,更不談降息。中國央行真是要臉不要命,由此我想起劉鶴最著名的一句話:中國(政府)總是到大難臨頭時才知道糾錯!
外彙儲備是為了應對危機,但應對危機並不一定需要出售外彙儲備!人民幣彙率下行的根源是中國經濟的不確定性,還是宏觀經濟前景黯淡,市場信心指數低迷。此時,如果出台逆轉信心的政策,一切都可以逆轉。
問題是:局勢還有沒有到“大難臨頭”,得過且過是最省力方式,還是賣外彙對穩彙率見效最快(其實最壞)!我判斷:中國外彙儲備可能隻有5000億左右可以動用(其實截止2016年1月底可能隻剩4000億左右了)了。就是這麼一點點,它既是中國政府采取重大行動的安全閥,也是貨幣政策大變的減壓閥--扛不住了,就要開閥。
子彈有限,維穩人民幣彙率不能打消耗戰,要打運動戰、遊擊戰,要有奇招,階段性守住,不等於能夠頂住。俄羅斯是政府幹預彙率的典範,一度有效,結果意外頻頻,最終失敗--2014年當年,俄羅斯曾經動用700億美元對外彙市場進行幹預,但俄羅斯過度依賴能源的經濟結構,導致了其經濟基本麵快速的惡化,烏克蘭危機使得俄羅斯政府再也不敢動外彙儲備幹預彙率,任其下跌,現在市場已經習慣了盧布彙率的大幅波動,但留給俄羅斯的卻是經濟衰退和通脹高企。事實證明,一旦出現大規模的做空,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單獨抵抗都不行,包括美聯儲--最後還不是靠中國。
保衛貨幣彙率,都是靠計謀,靠政策,靠合縱連橫。我在2016年初曾經對最高層建言:當前,必須摸清楚做空中國的主要勢力來自哪裏,包括境內外。先針對境外勢力,要摸清楚它們的資金來源以及籌資成本,有針對性地切斷(資金鏈)!包括停止境內一些外資銀行交易人民幣,不予借款。這個建議已經被采納。
1月11日--12日兩天,中國央行出擊離岸人民幣彙率市場,采取的招數基本如上,結果大獲全勝,人民幣彙率當天反彈1000點,第二天股市企穩,雖然13日股市仍然探底,但沒有擊穿“股災底”,說明維穩人民幣彙率未必需要動用外彙儲備,也說明人民幣彙率與股市有緊密聯係,股市穩住,人民幣彙率就能夠穩住。為什麼?信心!信心是寫在股民心裏的,表現卻是寫在股市曲線中的。不要以為股市就是股市,股市與彙市沒有一毛錢關係,這是錯的!在當前局勢下,市場非常敏感,弱不禁風,股市彙市不僅有關係,而且關聯度很高。
中國經濟體量很大,股市急跌幾天,就是一個國家的GDP(日本GDP大約五萬億人民幣),如果股災引發實體經濟崩潰,中國經濟下行趨勢加劇,人民幣彙率貶值10%都是有可能的!中國外彙儲備很多,但具體分析,其實有限,硬碰硬地維穩,適得其反。我預計,中國外彙儲備在2016年1月份可能已經消耗了1000億美元,還有 4000億可以動用。如果中國股市再急跌,人民幣彙率跌破7,這一點點外彙儲備將瞬間枯竭--剩下的大量外彙儲備是中長期債券,不能賣,賣了就會引發全球金融危機,就會立即站到審批台上,任憑全球各國指責。當然,若外彙儲備跌破28000億,人民幣戰略將轉為危機戰略--全球央行也會與中國央行一起維護人民幣彙率穩定,全球危機機製也將啟動(這可能是今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率最大,也是最大的趨勢性行情)!但這種情況一旦發生,2016年10月1日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票,人民幣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