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麵,中國各路媒體大肆炒作索羅斯來了,境外敵對勢力來了,其實是在掩蓋中國人自己在大肆做空中國的現實。從2016年1月開年以來,人民幣彙率即以急跌、暴跌亮相,幾天內大跌近2000點。與此同時,中國股市暴跌,四次被熔斷,兩次提前關門,其中1月7日當天交易時間不足15分鍾,股民財富損失高達五萬億(相對於日本一年的GDP),“股彙雙殺”景象不斷上演,最後動用“殺手鐧”平息了境外離岸市場,卻導致第三次股災。短短一個月時間,中國金融市場就上演了自有資本市場、金融市場以來人類未曾見過的最可悲一幕。
於是,有人問道,持有人民幣還安全嗎?持有人民幣資產還能夠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嗎?中國勞動者幾十年積攢的財富會不會也像中國政府外彙儲備那樣急劇縮水呢?雖然我不同意老百姓都去換外彙,但我的確聽見了:警鍾在敲響!
的確,對不需要送子女到海外學習的家庭來說,儲備大量外彙意義可能不大。但如果是避險呢?國家能夠保證人民幣彙率一直升值嗎?人民幣彙率不會出現大幅度波動嗎?
經濟已經全球化了,金融市場是不是也要全球化?什麼叫SDR?就是國際儲備貨幣的代名詞,人民幣將在2016年10月1日成為全世界很多國家外彙儲備的必選貨幣,屆時,它們願意選擇人民幣做儲備貨幣嗎?很顯然,在未來的幾個月裏,中國經濟能夠平穩運行,人民幣彙率指數能夠穩定運行,不再出現暴漲暴跌,人家才會投票通過!
SDR的確是人民幣的裏程碑,也是中國金融市場的裏程碑,國際化後的人民幣將實現有管理的自由浮動,中國政府必須按照“約定”容許老百姓更加自由的選擇持有外幣資產,同時,外國人也將更加自由地選擇到中國投資,辦企業、開銀行,包括買賣股票,貨幣雙向、多向流動怎麼可以再設高門檻呢。未來的全球金融市場格局將大變,世界也將大變,中國不變嗎!
很多人隻看到中國老百姓越來越不相信持有人民幣,隻看到很多股票投資者在慌不擇路地選擇“套現”,卻看不到人民幣戰略!此時不試,難道要等到2016年下半年再試嗎?那時候,可能為時已晚。試想一下,三次股災,加上“股彙雙殺”,如果發生在2016年下半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會給人民幣發“入場券”嗎?我們不能用短視的目光看待中國政府外彙儲備減少,更不能隻看到股彙雙殺。
看待中國政府的人民幣戰略,包括經濟大戰略,首先要觀察它的“底氣”!習主席一再強調:中國仍然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要堅持讓市場在資源分配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同時政府要發揮更好的管控作用。要相信中國經濟內涵的增長動能遠遠沒有枯竭,同時也要相信市場能夠自己找到均衡區域。
那當前中國政府的人民幣戰略的“底氣”在哪裏?簡單地說,中國經濟雖然問題很多,但辦法要比問題更多,不能以一戰論成敗,論英雄。我們要多關注一帶一路,關注亞投行,關注中國企業走出去,關注供給側改革,關注國企改革以及土地改革。人民幣彙率下跌是調整,而不是崩潰前夜,中國經濟的國際影響力還在,最高層在做大文章,準備打大仗--市場化改革需要付出成本,人民幣走向世界需要付出成本,但所有的付出都能夠得到回報,這一點必須看清楚:人民幣彙率調整很可能是為了前行,為了真正適應一個金融市場全球化的世界,而那個世界將因為人民幣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