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吉賢將樓蘭女屍隱藏在他的遺像中——這難道是他留給我的線索嗎?
我將自己知道的關於樓蘭國和樓蘭女屍的事情告訴了孫林,孫林顯然吃驚不小,他死死地盯著這張複原圖,一言不發。
“多謝了!你先去忙吧。”過了許久,孫林讓圖像分析員離開了地下室。
“有需要的時候隨時叫我。”圖像分析員轉身離開。
“這張照片是怎麼發現的?”看到分析員走出了屋子,我轉向了孫林,“我的意思是,林吉賢既然故意製造了死亡的假象,那這張遺像是從哪來的?”
“我昨天問過街道辦主任,他說林吉賢死後,他們來他家料理後事,在臥室的桌子上發現了這張遺像,顯然是林吉賢事先準備好的。”孫林依舊眉頭緊鎖,雖然在回答著我的問題,但很明顯,他腦子裏仍在琢磨著別的什麼事情。
“林吉賢提前準備好了自己的遺像?”對於孫林的回答,我頗感意外。
“嗯。”孫林仍然陷在自己的思考之中。
我沒有繼續打擾孫林的思考,而是自顧自地分析起來——林吉賢提前準備好自己的遺像雖然很可疑也很刻意,但在外人看來也許並無不妥之處。我姥爺在八十四歲那年專門讓我回家給他拍了一張正規照,說是以後作為遺像。當時我對他的做法不但不理解而且覺得非常不吉利,但父母卻默認支持此事。其實後來想想,很多即將發生的事情雖然外人覺得不吉利,但老人提前做好準備不但了卻了自己心願,也避免給晚輩帶來麻煩。如此看來,林吉賢為自己提前準備遺像的確合情合理。
不過這件外人看來合情合理的事情,對我和孫林而言顯然有別的含義——既然林吉賢的死是他自己偽造的,那麼這張事先準備好的、隱藏著樓蘭女屍的遺像一定意有所指——難道這是林吉賢留給我的其他線索嗎?
想到此處,我不得不打斷孫林的沉默。
“從你專業的角度來看,這是林吉賢留給我的線索嗎?”
“毫無疑問。”孫林長出了一口氣,篤定地說出了這四個字,而他接下來說出的一番話,讓我驚駭不已,“你還記得咱們在西山別墅見麵時,我跟你提過的一個人嗎?”
孫林冷不丁地蹦出這麼一句,我實在有些沒有頭緒。
“我跟你說過,自打符號一事出現之後,我不但在協助你進行調查,同時還在協助另一個人進行著同樣的調查。”孫林此話一出,我頓時回憶起了在西山別墅時孫林提過的那個人——那晚,孫林發現大穀基金會在墨西哥、芬蘭、肯尼亞和中國設立基金會後,曾跟我說過他安排了專門的高人對此事進行調查,還說合適的時機會讓我們一起工作——他此時突然提到這個人,莫非是這個“合適的時機”已經出現?
“你說的是那個高人?”我瞪大了眼睛。
“對,”孫林歎了口氣,“你倆進行的調查雖然目的相同,但方向並不一樣,我一直希望等你們的調查有了交集之後再讓你們一同工作,目前看來,這個交集出現了。”
“什麼交集?”我有些興奮了。
“林吉賢在遺像中隱藏著樓蘭女屍,這顯然是在對你進行引導,想將你的調查方向引向樓蘭古國;而那個高人,前幾天去了新疆羅布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