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人學解讀
1.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人性論根基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建立在科學的人性理論基礎之上。馬克思主義的人學對人性和人的本質作出了科學的闡釋。人性可分為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三個方麵,人性就是人的三種屬性的內在統一。人的自然屬性是指人的生理機製、生理需要等生物特征,最基本的表現,就是以人的生理結構為前提的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這三種基本機製,這是人性的生理基礎。因此,自然屬性是全部人性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前提。但是自然屬性對於人來說並非是本質屬性,因為在人的自然屬性的表現形態和生理需求的滿足方式等方麵,已注入了社會和文化的因素。同時人的生理需求的滿足是受社會的道德倫理、法律法規製約的。人的社會屬性是人們基於實踐基礎上的社會關係中的依賴性,以及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生存和發展的相互製約的社會特性。
人的社會屬性主要表現為:一是人類共生關係中的依存性。人都是處於一定具體曆史條件下的社會關係之中,表現出對社會的深刻依賴性。二是人際關係中物質、精神方麵的社會交往。這種社會交往活動對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滿足人自身的需要有著重要作用。三是社會生活中的道德性。人的社會活動是受社會道德約束的,同時通過道德規範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四是生產活動中的合作性、依賴性,這是人的社會性形成和發展的根源和基礎,它是決定人的社會性的其他方麵的最根本的東西。
精神屬性是人類優於一般動物的重要特性,是人類精神生活、思維能力、理性思考的統稱。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由於有了人的精神活動的參與,形成了不同於動物的人性。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精神屬性三者辯證統一,使人性成為自然界長期發展中產生的最絢麗的成果之一。
馬克思以實踐為基礎,對人的本質作了科學的闡釋。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它包含以下幾方麵含義:第一,人的本質在於人的社會性,社會屬性是人的全部屬性中最根本和決定性的屬性。社會屬性又是建立在社會生產勞動的基礎上的。第二,人的本質取決於人的全部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關係是多方麵的,有經濟關係、政治關係和思想關係等,其中,經濟關係即生產關係在社會關係總和中起著決定作用。第三,人的本質是具體的、曆史的,處於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之中。社會關係總和是人在以物質生產勞動為基礎的全部社會實踐的曆史中形成的,又是隨著人的社會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的。人是社會關係形成發展的參與者、選擇者、創造者。
總之,把握了人是“全部社會關係的總和”,就為揭示人的本質,從根本上認識人的問題找到了鑰匙。
人的價值和人的發展問題,是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重要內容。馬克思在科學闡釋人性、人的本質問題的基礎上,論述了人的價值和人的全麵而自由的發展問題。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價值不同於物的價值。首先,人的價值是一種能夠創造價值的價值。而且,人的價值必須通過這種創造活動表現出來,人的創造性活動是一切價值的源泉。其次,人在價值關係中既是主體又是客體,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既是價值創造者又是價值享用者。人的價值就是人對自身、對他人、對社會的意義,就在於人能夠創造價值以滿足各個層次主體的需要。所以,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統一。人的社會價值是指個人對他人、社會需要的滿足、貢獻。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越大,他的社會價值就越大。人的自我價值是指人對自己的潛能、才幹、智慧的培養、發揮和實現,是個人通過自己的活動對自身需要的肯定關係和滿足能力。一個人越是通過自己的勞動能力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他的個人價值就越大。人的全麵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人學的一個重要問題。馬克思非常重視這一問題,多次強調“社會每個成員全部才能的自由發展”,“個人的獨創的自由的發展”,“一切天賦得到充分發展”等。人的全麵發展是指人的各種潛能、素質、才幹都得到充分自由全麵的發展。人的體力、智力、個性和交往能力等全麵發展,對勞動生產力和整個社會的發展有巨大作用。
人的全麵發展、自由發展、充分發展是人類發展永恒追求的目標。人類一切活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類自身生存,為了人類自身的發展,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能動的創造性活動在創造外部世界的同時也創造著人自身,發展著人自身。實踐的發展也就是人自身的本質力量的發展,人的創造力的發展。人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目的、主題和重要內容。
人的全麵發展的目標,是通過不斷發展、永無止境的過程逐步實現的。也就是說,人的全麵發展的目標性實現於過程性之中,人在曆史發展過程中達到自身發展的全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