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員工職業生涯發展(2 / 3)

員工職業生涯設計也稱為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是員工對自己一生職業發展總體計劃和總輪廓的勾畫,具有粗略性、目標性、長期性和全局性,它為一生的職業發展指明了路徑和方向。那麼,如何設計職業生涯呢?下麵是設計職業生涯應考慮的因素和步驟。

1.確定誌向

誌向即一個人為之奮鬥的最終目標,是事業成功的基本前提。沒有誌向,事業的成功就無從談起。俗話說:“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立誌是人生的起跑點,反映著一個人的理想、胸懷、情趣和價值觀,對一個人的成就大小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在設計職業生涯時,首先要確立誌向,這是設計職業生涯的關鍵,也是設計職業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一步。

2.自我評估

自我評估是對自己的各方麵進行分析評價,包括對人生觀、價值觀、受教育水平、職業錨、興趣、特長、性格、技能、智商、情商、思維方式、思維方法等進行分析評價,達到全麵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目的。因為,隻有真正認識了解自己,才能選定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生涯路線,才能對自己的職業發展作出最佳抉擇,增加事業成功的概率。

3.職業生涯機會評估

職業生涯機會評估,主要是評估各種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環境因素包括組織環境、政治環境和經濟環境。每一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環境中,離開了環境便無法生存與成長。所以,在設計個人職業生涯時,應分析環境發展的變化情況、環境條件的特點、自己與環境的關係(包括自己在這個環境中的地位、環境對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環境對自己有利的條件與不利的條件)等。隻有充分了解這些環境因素,才能做到在複雜的環境中趨利避害,使設計的職業生涯切實可行,具有實際意義。

4.職業的選擇

職業選擇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人生事業的成功與失敗。據統計,在選錯職業的人當中,有80%的人在事業上是失敗者。由此可見,職業選擇對人生事業發展是何等重要。要做到正確地選擇職業,必須考慮職業錨、性格、興趣和特長等與職業的匹配。

5.設定職業生涯目標

設定職業生涯目標是指預先設定職業的發展目標,是設計職業生涯的核心步驟。職業生涯目標的設定,是在繼職業選擇後,對人生目標作出的又一次抉擇,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信息為依據而作出的。目標通常分為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人生目標。短期目標一般1~2年,短期目標又可分為周目標、月目標、年目標;中期目標一般為3~5年;長期目標可達5~10年。

職業生涯目標的設定,為職業發展指明了奮鬥方向,猶如海洋中的燈塔,引導人們避開險礁暗石,走向成功。

6.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

在確定職業和職業發展目標後,就麵臨著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職業應向哪條路線發展,即向行政管理路線發展,還是向專業技術路線發展;是先走技術路線,再轉向行政管理路線……由於發展路線不同,對職業發展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設計職業生涯時,必須作出抉擇,以便為自己的學習、工作以及各種行動措施指明方向,使職業沿著預定的路徑即預先設計的職業生涯發展。

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通常要考慮向哪條路線發展、能往哪條路線發展和哪條路線可以發展等三個問題。對這三個問題要進行綜合分析,才能確定自己的最佳職業生涯路線。

7.製訂行動計劃與措施

無論多麼美好的理想和想法,最終都必須落實到行動上才有意義,否則隻是空談。在確定了職業生涯目標和職業生涯路線後,行動便成了關鍵的環節。這裏所指的行動,是指落實目標的具體措施,包括工作、訓練、教育、輪崗等方麵的措施。這些計劃要特別具體,以便於定時檢查。

8.評估與調整

影響職業生涯設計的因素很多,其中環境變化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俗話說“計劃不如變化快”,整個社會每天都在發生紛繁複雜的變化,但有的變化是可以預測的,而有的變化卻難以預測。在這樣的狀況下,要使職業生涯設計行之有效,就必須不斷地對職業生涯設計進行評估與調整。其調整的內容側重於職業的重新選擇、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人生目標的修正以及實施措施與計劃的變更等。

四、職業生涯成功階梯

美國管理學家斯蒂芬·P。羅賓斯提出了管理者職業生涯成功的十一個階梯(要領)。

1.審慎選擇第一項職務

並不是任何第一項職務都有相似的結果。一個管理者在組織中的起點,對於其今後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特別是有經驗證明,假如你擁有選擇,你應當挑選一個有權力的部門作為你開始自己的管理職業生涯的起點。一開始就在組織中權力影響大的部門中工作,這樣的管理者更有可能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得到迅速的提升。

2.做好工作

良好的工作績效是管理生涯成功的一個必要但不是充分的條件。管理有效者會在短期內得到獎賞,不過,其缺點最終總會暴露出來,從而影響其職業生涯上的晉升。因此,工作績效好並不是成功的擔保,但缺少了這一條,管理生涯成功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3.展現正確的形象

假定一批管理者都是績效良好者,那麼,使自己的形象與組織所尋找的保持吻合的能力就自然對職業成功有正相關的關係。

管理者應當對其組織的文化作出評價,以便明確組織對其管理者的要求和期望。這樣,管理者就對自己在各個方麵如何展現合適的形象做到心中有數,如應當如何著裝,應與誰和不與誰聯絡感情,應表現出一種敢冒風險還是規避風險的立場,以及組織喜歡何種領導風格,對衝突是避免、忍受還是鼓勵,與其他人良好相處中何為重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