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劉禹錫在返洛陽的途中,正好遇到了詩人白居易。難得的聚會,誌趣相投,二人一同喝酒。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麵反映了二人的友情,另一方麵為劉禹錫的遭遇鳴不平,讚歎劉禹錫才華橫溢,堪稱“國手”,卻人生坎坷,與他同輩的人在仕途上都升遷了,而劉禹錫卻被貶官,在偏遠的地方歲月蹉跎,默默無聞。而劉禹錫對於自己的遭遇並不介懷,而是滿懷豪情地做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道:“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意思是雖然在貶官的地方度過了淒涼的時光,20餘年被拋棄。世事變遷,當年魏晉時期的向秀路過嵇康的舊居,聽到了笛聲就懷念嵇康,為嵇康的命運而憂傷。而時光流轉,我雖然遭受命運的種種不公,如同沉舟和病樹錯過人生的許多機會,但是,襟懷寬闊,依然煥發著春天的勃勃生機。
雖然遭受23年命運的打擊並沒有自甘沉淪,而是樂觀向上,豪情滿懷,這樣的人格何其偉大。而反觀今天的一些人,為了雞毛蒜皮的區區小事憂愁腸斷,惶惶不安,如何能夠擔當人生的重任,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李贄道:“物不經鍛煉,終難成器;人不得切琢,終不成人。”當我們麵對人生的挫折時,也正是心浮氣躁、意誌消沉之時,此時,368何不借此把它看做上天的眷顧,磨煉自己的意誌,錘煉自己人格的機會呢?
把打擊、挖苦、嘲笑作為墊腳石,邁向更高的台階隻要是人,誰沒有過失敗?誰沒有過不得誌?可是,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很好笑,無所作為的庸人總是喜歡笑話追求進取的人。有人說,麻雀笑話鷹飛得低,卻飛不到鷹的高度。正是對於這種人的最有力的駁斥。
無所事事也許沒有人嘲笑挖苦,一旦要做成一件事,各種各樣的打擊誣陷都會接踵而來,飛短流長。我們要實現理想,不僅要戰勝具體的困難挫折,而且要應對社會上的各種聲音,不能因為這些消磨了意誌。
宋安順在報社擔任社會部主任,工作期間寫了大量反映社會現實的報道,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反響和共鳴,在新聞界頗有影響。由於他的工作業績好,也是名牌大學畢業,一度作為報社的後備幹部培養。正趕上舉行公務員考試,他就參加了考試,競聘報社副總編。考試成績出來,他筆試第三名,麵試第一名。可是卻落選了,而一個從來沒有業務經驗的人卻調來報社當了副總編。按說宋安順業務精通,勝任副總編不存在問題。原因是有人反映他的文章觀點尖銳,不適合擔任領導職務。宋安順落選後,有人幸災樂禍,有人笑話他沒有當上副總編,甚至有人說他連社會部主任也幹不成了。
本來落選的打擊,就使宋安順消沉痛苦,現在人們又嘲弄他、笑話他,讓他心裏難受,迷茫彷徨,甚至一度有些消沉。但是宋安順並沒有被這些所打倒,反而激發了他的執著和倔強,他說:“有人笑話我落選,說我不是當總編的人選,我偏要考上,讓他們瞧瞧。”就在打擊中,他一方麵完成報社的任務,另一方麵繼續學習。過了兩年,宋安順幸運都考上了報社副總編職位。又過了幾年,由於他的業務能力強,成績突出,被提拔為報社總編。而那些挖苦諷刺他的人,幾年後還是那樣默默無聞,庸庸碌碌,不過他們現在和宋永順說話的口氣變了,全是恭維之聲。
遇到挫折時,不僅不要讓挫折打倒,而且不要被挫折之外的因素打倒。許多人也許在挫折中很堅強,可是,卻倒在了悠悠眾口之中,所謂眾口鑠金。要把打擊作為前進路上的墊腳石,在挫折中勇敢地站起來,向更高的目標挺進。
史玉柱於1989年深圳大學研究生畢業後開始創業,最初靠開發和出售電腦桌麵文字處理係統,獲得第一桶金。1991年,史玉柱創建巨人高科技集團,注冊資金1.19億元。1995年發動“三大戰役”,把12種保健品、10種藥品、十幾款軟件一起推向市場,投放廣告1億元,是當時唯一靠高科技起家的企業家。當年,史玉柱被《福布斯》列為大陸富豪第8位。他由一個普通的研究生到成為億萬富翁隻用了5年多的時間。在狂熱中,史玉柱要建一座70層高的巨人大廈。天有不測風雲,1996年,正在建設中的巨人大廈資金告急,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極而衰。1997年年初,隻建至地麵三層的巨人大廈停工,購樓者天天上門要求退款。一夜之間,巨人集團名存實亡,欠債2.6億元。
人們由對於史玉柱創業的狂熱的推崇讚揚,一時間變為對於史玉柱的地毯式的批評,有人說他是騙子,有人說他永遠還不了欠債。麵對人生的危機和高達2.6億元的債務,史玉柱沒有倒下。1998年,山窮水盡的史玉柱找朋友借了50萬元,開始運作腦白金。腦白金走紅後,又推出了“黃金搭檔”。人們大多聽過這樣的廣告詞:“黃金搭檔送長輩,腰好腿好精神好;黃金搭檔送女士,細膩紅潤有光澤;黃金搭檔送孩子,個子長高學習好。”有人罵廣告惡俗,該廣告別評為國內“十差廣告之一”。史玉柱自我解嘲道:“十差廣告前兩名都是我們的。但是你注意,那個十佳廣告是一年一換茬,十差廣告是年年都不換。”這兩個產品,成了保健品市場上的常青樹,暢銷多年,獲得了豐厚的利潤。與此同時,史玉柱又進軍網絡遊戲,旗下的巨人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史玉柱經370過奮鬥後又成功了,不僅還了巨額債務,而且身價突破了500億元。
一般人不要說背負2.6億元的巨額債務,就是200萬元也倒下了。可是,史玉柱在短短時間裏又東山再起了。史玉柱感歎地說:“成功經驗的總結多數是扭曲的,失敗教訓的總結才是正確的。”最重要的是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要在挫折中倒下,而是要頑強地站立起來。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就垂頭喪氣,心灰意冷,好像世界末日來臨似的。這樣的人不僅失去了改變厄運的機會,而且人生的價值也貶低了。
在挫折中砥礪自身,目標更高更遠
遇到挫折采取什麼樣的態度是很重要的。有的人遇到挫折後,不是抱怨命運,自怨自艾,就是停止進取,任憑命運擺布,這樣的人是可憐的,一生永遠會生活在貧窮和失落中。而有的人在挫折中,善於總結失敗的教訓和經驗,鍛煉自己的意誌和毅力,向人生提出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在挫折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能力、閱曆,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林肯出生在一個清貧的農民家庭,他的父親是個鞋匠。少年時期的林肯什麼樣的農活都做過,他幫助家裏搬柴、提水、種地,還當過木工、船工。9歲的時候,林肯的母親就去世了,後來父親再娶。林肯成為美國曆史上的第16位總統,經曆了數不盡的挫折。我們看看他的人生履曆:15歲,開始上學;18歲自己製作了一艘擺渡船;22歲,經商失敗;23歲,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想進法學院學法律,但未獲入學資格,失業了;24歲,經商再次失敗,欠了一筆16年才還清的債;26歲,訂婚後即將結婚時,未婚妻病逝,他受到了沉重打擊,精神崩潰,臥病在床6個月;29歲,想成為州議員發言人,失敗;32歲,當選國會議員;34歲,參加國會大選,競選國會議員連任,又落選了;37歲,再次參加國會大選,這次當選;39歲,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40歲,想擔任州土地局長,被拒絕;45歲,競選參議員,落選;47歲,在共和黨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張,失敗;49歲,競選參議員再次失敗。51歲,當選美國第16任總統。
我們看到,林肯幼年喪母,青年時失去未婚妻,後來一個失敗接著一個失敗,經商失敗,競選議員失敗,想當州土地局長被拒絕,想當副總統提名票僅僅100張。甚至當上總統後,由於是鞋匠的兒子,還受到人們的侮辱。但是,林肯又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頒布《解放奴隸宣言》,讓400萬奴隸獲得自由,標榜史冊。林肯無數次跌倒,又無數次地爬起來,每一次爬起來他追求的目標更高,意誌更堅強,一個昔日想當州議員而不得的窮人的兒子,竟然成為美國的總統。他在挫折中砥礪自己,改正自己,鍛煉了自己的能力,開闊了自己的眼界;他在失敗中從不認輸,永不言敗,而是百折不撓,一往無前,這種精神正是林肯的偉大之處。有一首歌《愛拚才會贏》:“一時失誌不免怨歎,一時落魄不免膽寒。……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運,總要照起工來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愛拚才會贏。”正是這種精神的寫照。
縱觀人類的曆史,但凡有一番作為的人,哪一個人是順利的?哪一個人不是經曆了無數的挫折,終於取得了成功?懦夫把挫折看做一個個柵欄,每一道柵欄都限製了他的生活和事業,他不斷地退縮、掙紮,而後陷進失敗的泥潭越陷越深,成為終身的遺憾。想當初林肯隻是想當一個商人,如果成功了也許就是個商人而已。“幸運”的是命運照顧他,沒讓他成為一個商人;他想當個土地局長,“幸運”的是,命運又一次讓他受到打擊,沒有如願,才使他成為“總統”。林肯確實應當感激那些“挫折”啊。
當我們遭受挫折時,不要抱怨不幸,也許這是命運對於我們的“青睞”。
孫中山說:“天下事不如意者常八九,總能堅而不煩,勞而不避,乃能期於成。”人生就是這樣的,也許越挫折,通向成功的台階就越多,我們的成功機會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