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要把失敗變為生活的壓力,而後縮手縮腳,閉關自守,從此在壓力中生活。有個大學生叫葉梅,畢業後分配到一家公司,正好趕上單位舉辦演講比賽,形象、口才俱佳的葉梅就被選為隊員,參加比賽。那一天,一步入演講大廳,黑壓壓的有上千人,主席台上坐著公司總經理、工會主席,還有特地請來的國資委主任。背得滾瓜爛熟的演講詞,一上台想不起來了,雙眼暈眩,腦子一片空白,平常伶牙俐齒的葉梅,此時竟然嘴唇嚅動,說不出話來。會場上鴉雀無聲,繼而發出了譏笑聲,演講砸鍋了。之後,公司領導把葉梅狠狠批評了一通。
葉梅關起門來難過地哭了一夜。以前活潑的她,變得沉默寡言。到單位上班,聽見人們說話,似乎感到都是在笑話她。她不願意到人多的地方去,不願意和人們交談。後來單位又有演講活動,領導安排她擔當重任,她百般推脫,認為自己不行,怕給公司丟臉。她就背著這樣的壓力生活著。
領導找葉梅談話,那次失敗就失敗了,不要背什麼包袱,也不要在思想上有壓力。一次失敗不等於永遠失敗。失敗從另一方麵來講,也是對於你的能力的完善,戰勝了失敗就是對於能力的提高促進。葉梅聽了領導的談話想,不就是一次演講失敗嗎?自己也把它看得太重了。笑話我的人,她們連登台的機會都沒有,我為什麼在她們麵前抬不起頭?正因為有壓力才要勇敢承擔,不然永遠走不出壓力的陰影。於是,她重新準備演講詞,在這次的演講中,她做了充分的準備,如何上台,穿什麼服裝,用什麼姿勢和口氣,如何與聽眾交流,等等。她的演講效果出奇的好,台下掌聲雷動,演講獲得了全係統第一名。接著,她被評為公司年度先進個人。
失敗,是一筆難得的財富,而成功,則是對失敗的結算。
麵對壓力怎麼辦?你可以躲著、逃避、害怕,但是,這是無濟於事的,也不是長久之計,壓力不會因為你這樣做就自動消失。你必須迎麵出擊,戰勝壓力,馴服它,你就會成為生活的主人,就會擺脫壓力對於你的折磨。
有些人愛麵子,虛榮心強,一旦當眾出醜,心裏就承擔了不應有的壓力。
蓮子在單位財務處擔任出納,一次由於工作緊張,在給客戶開支票時出現了差錯,把一萬元寫成了十萬元,幸虧及時發現,對方也是熟悉的客戶,才避免了給公司造成的巨大損失。這件事發生後領導高度重視,借此機會整頓單位的工作作風,在大會上點了蓮子的名字。蓮子被批評後,從此就背上了壓力,幹財務工作老怕出錯,統計好的數字反複演算幾遍還不放心。有時,晚上睡夢中做噩夢,夢見把某個數字又算錯了,公司因此受到損失。後來,每逢單位開會,或者領導檢查工作,她就提心吊膽,生怕哪裏出錯,被領導抓了典型,在大會上點名批評。在這種無形壓力下生活的蓮子,一段時間裏休息不好,心煩意亂,不是頭疼就是胃疼,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病。
顯然,蓮子生活在陰影裏,沒有及時擺脫那次工作失誤給精神上所造成的陰影。
其實,大可不必。首先要正確看待這次出錯所造成的影響,認識粗心大意的後果。要把這次出錯看做進步的契機,以後做財務工作要嚴謹認真,高度負責,隻要能夠這樣堅持下去,肯定能夠在工作中大有作為。其次,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追悔是沒有用的,隻會使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被陰影所遮蔽,失去了對於工作和生活的熱情和積極性。隻要調整好心態,就會克服這種壓力。
所幸的是,蓮子最終走出了這個陰影,戰勝了心理上的恐懼感,性格變得開朗了,從此把財務工作搞得有聲有色。
把缺陷變為動力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存在著弱點,隻要正確麵對,加以克服和糾正,就會輕鬆地生活。可是,有的人把自己的弱點無限地放大,成為思想的包袱,最後,成為人生壓力。
2011年3月22日,23歲的安東尼在全美大學生聯賽摔跤比賽決賽中,以7比1的壓倒性優勢奪冠。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安東尼竟然是一位天生隻有一條腿的殘疾人。他出生時缺一條腿,沒有髖骨。母親茱蒂·羅伯特當時就號啕大哭,為孩子的人生擔憂。安東尼小時候常被人欺負,別人隨便一推他,他就摔倒在地,於是他決定學摔跤。別人笑話他:“你連站都站不穩,還學摔跤?”沒有人願意教他,因為他真的不適合學摔跤。後來摔跤教練肖恩·查爾斯接納了他,開始了他的摔跤生涯。教練讓他先練臂力。他很奇怪,問教練:“我隻有一條腿,站不穩,應該練到如釘子一樣站牢才行吧?”教練卻說:“練站,你比不過兩條腿的人,站穩隻是為了防守,防守得再好,最終也無法贏得勝利,隻有進攻才能獲得勝利。”他練臂力,練舉啞鈴,練舉重,他的手臂漸漸地變得非常有勁,隨便一推同學,同學就會倒地。高中畢業時,他去參加一個升段鑒定比賽,往往一個回合就把對手給摔倒了。他過關斬將,很輕鬆地升段。在全美大學生聯賽摔跤比賽中,隻有安東尼是殘疾人,可是他創造了奇跡,戰勝了身體健全的摔跤高手,奪取了冠軍。
奪冠後,安東尼認為自己並不是一個有殘疾的摔跤手,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健康的“摔跤手”,他說:“雖然我對於奪冠已經憧憬過很多次,但一開始還是有點緊張。可當拿到第一分之後就放鬆下來了。我對自己說,平靜下來吧,像往常那樣,這隻是一場比賽而已。”在一般人看來,一條腿不要說摔跤了,連走路都成問題,何談和四肢健全的正常人比賽摔跤?
安東尼天生的殘疾,卻並沒有把它變為生存的包袱,而是把它看做人生的動力。竟然以一條腿支撐著打敗了四肢健全的對手,這堪稱生命的奇跡。人們對待壓力的態度,是主動地麵對,戰勝壓力,還是逃避壓力,繼而把自己的弱點放大,成為終身的包袱,在安東尼身上我們找到了答案。身體的缺陷似乎會成為通往成功之路的絆腳石。有兩條腿的人能更靈活地躲避對手,而隻有一條腿的他明白隻有更積極地向對手發起進攻,才是決勝之道,他的膂力奇大,進攻意識強,因而取得了勝利。
俗話說:缺點就是優點。任何事情都是辯證的,上帝也是公平的。隻要你是人,別人能做到的你為什麼做不到?也許出身不一樣,條件不一樣,貧富有懸殊,但是,誰能否認自己是人呢?這一點就足夠了。不要找任何借口,不要給自己製造那麼多“我不行”“我不如別人”的精神壓力,而是要勇敢地衝鋒陷陣,爭取勝利。我們大可不必為自己的缺點、缺陷而自卑。相反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劣勢,把劣勢化為優勢,把短變長,最終戰勝對手。
學會看輕自己
每個人其實都是弱小的,即使渾身是鐵,又能打幾顆釘子?
可是,有的人事事忙碌,什麼心都操,什麼事都幹,好像離開他地球就不轉了。
這樣的人任勞任怨,操不盡的心,幹不完的活,卻無人認可,沒有自己,疲憊不堪。由於這樣的行為,時間長了,他總是幹活的和操心的,豈能沒有壓力?
有一個朋友叫劉一海,是某企業的一把手。他特別敬業,企業的大小事務都要親自把關,從生產、營銷,到財務每個環節他都要操心,每天下班時月亮都出來了。回到家後已經很累了,可是,並不能安歇,還要計劃明天的工作,各種事務在腦子裏過電影般旋轉,他每天就生活在這樣的狀態裏。事無巨細,都要操心。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直到身體不適,要到外地休養一段時間,才不得不放手。
過了一段時間他回來了,看到企業在他離開後照常運轉,產品也沒有出什麼問題,令他頭疼的產品銷路也逐漸打開了。以前他每天坐在辦公室裏人來人往,應酬不盡,簽不完的字。他回來後,發現許多事情其實不用他操心,下邊的幾個副總幹得很盡心。他突然明白了,以前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對誰也不相信,不放心,結果挫傷了大家的積極性,使大家失去了提高業務能力的機會,還使自己無形中負擔加重,落了個攬權的名聲,無形中疏遠了單位的同事,更重要的是付出了健康代價。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愛崗敬業,盡職盡責。該做的一定要做好,不該做的不必強迫自己去做;該操的心一定要操到,不該操的心就不要操了。有些人之所以感到生活壓力,就是每天都在幹他的“分外事”,操的是閑心,越俎代庖,不但自己累,而且吃力不討好,所謂身累,心也累。
一定要記住,你把自己看輕了,生活就輕鬆了,壓力就小了。
不要接受別人的暗示
每個人活在世上就是一道風景,你的所作所為要受到規定、紀律、秩序的限製和別人的評價,不可能生活在真空裏。
研究現代人的心理壓力,發現來源之一就是容易接受別人的暗示。這種人把自己放在真空裏,不能有一點“細菌”,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驚慌失措,內心不安,難以承受。領導的批評、別人的閑談、別人的表情都會成為壓力的爆發點。其實,大可不必,每個人在社會上生存哪能不受到評價和秩序的約束?你不能限製人們的言行舉止、不能要求人們必須按照你的想法來,你更不能限製人們的一顰一笑,而且要對於耳聞目睹的事情,具有免疫力。
人們的五官好像一個接收器,眼耳鼻舌身就是接收器官。對於無用的信息和不利於身心健康的信息不要接受,對於紛繁複雜的信息要甄別對待,對於有害的信息要及時清洗,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樣你的壓力就小多了,就可以生活在自己創造的健康有益的信息場中。東晉詩人陶淵明《飲酒》詩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他厭倦身外種種的世俗生活,希望遠離各種外界的幹擾,回歸清靜安逸的精神家園的生活。麵對“人境”的紛紛擾擾,陶淵明做到了清心安靜,為什麼呢?由於他有一顆高遠的心靈。誰也不可能真正徹底地脫離現實社會而存在,你無力改變世界,更無力要求別人以你的價值判斷為軸心,那麼你就必須改變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心靈,最重要的是你必須超塵拔俗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