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珍惜時間創造生活(2 / 3)

相比於他們,我們今天的大學生或者創業者20多歲時,不僅事業無常,連起碼的安身立命的工作也找不好,整天在為工作和生存而奔忙,難道我們不應當珍惜時間,努力掌握知識,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奮鬥嗎?

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時間觀念,都要有一種緊迫感。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人生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能消極等待。

以為時間多的是,何必急在一時,到關鍵時候,才明白正是平常的不努力,導致了機遇的喪失。機遇不是等來的,是尋找和相遇。記得我那時在學校念書時,父親常對我說:“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意思是平常多吃苦,學習本領,到關鍵時候才能少付出不必要的代價。有的人平常不珍惜時間,總是把事情一推再推,到了考核評價的時候,已經晚了。正所謂平常不努力,急時抱佛腳。求東求西,不如平常努力,而且能求到嗎?哀求得來的東西有用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積累是時間的漸進過程,是一種慢功夫。俗話說,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又道,十年寒窗苦,成名天下聞。就是要做持之以恒的努力。平常不努力,臨時加班加點,點燈熬油,是難以成事的。平常不著急,臨時滿頭大汗,日急慌忙,已經晚了。

有些人,聲稱無事可做,人生怎麼可能無事可做呢?要做的話,這一生能做完嗎?再有十個一生都是做不完的。

有些人感到無聊、空虛,煩悶難消。不去做事,無所事事,自然就會空虛無聊。聲稱空虛、無聊的人首先應當感到臉紅,因為他在白白浪費僅有一次的人生,這簡直是對於自己的不負責任。

充實的人生每天有著做不完的事情,空虛的人生使時間成為痛苦。人生不要說在某個領域,即使在某個領域的某一個分支上也是沒有盡頭的。

愛迪生經常說:“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斯賓塞道:“必須記住我們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時間有限,不隻由於人生短促,更由於人世的紛繁。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去做最有益的事。”

一生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法國科學家居裏夫人說:“我隻惋惜一件事,日子太短,過得太快。一個人從來看不出做成什麼,隻能看出還應該做什麼?”流逝的時間,匆匆地做事,有多少事情能夠真正做成,做到完美?

短短的人生,一眨眼不就白了少年頭嗎?

萬事毀於拖延

拖延不僅給人帶來壓力,也是對時間的浪費。細想人生,有多少事不是毀於拖延二字。

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人與人的智力、器官相差無幾,都有大腦,都有一雙手,按說人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差別卻是巨大的。觀察我們周圍,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條件、同樣的境遇,人生的成就卻是截然不同的。想起上小學時,班裏40多個學生,同樣的學校、同樣的老師、同樣天天上課,然而多年之後,有的同學生活在都市,有的成為某個單位的領導,有的勤勞致富家資百萬,有的成為醫生學有專攻,也有的人生落魄鬱鬱不得誌,有的窮愁潦倒借貸無門,有的生活在貧困線上,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除了所謂的特殊原因之外,最主要的是拖延造成的。

隻要每天做完該做的事,這世上還有什麼事不可成?作為學生,每天聽課,掌握當天的知識,做完該做的作業,攻克遇到的難題,不把問題堆成堆,不拖延,肯定就是好學生。作為成人,確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標,製定好人生計劃,做完每天該做的事,每天都實現自己的一個小目標,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收獲人生的大目標。隻要不拖延,天下沒有不可為之事。

格言道,當日事當日畢。有的人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時時提醒自己。確實,這是一句需要貫徹一生的話,是我們一生努力的前提。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任何目標的實現,都需要腳踏實地的努力,來不得一點虛偽。自然的法則就是如此嚴峻,不盡人情。平時優哉遊哉,事事推脫,高枕無憂,身安體泰,到了緊要關頭求天哭地都是無用的。

拖延使人生疲憊不堪,負擔加重。拖延不僅加重了人生的負擔,而且加重了心理負擔。一日不作,一日心裏不安,心裏老有事,以致於其他的事也不能做,事事相加,事事重疊,像山一樣堆積到心頭,會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神經衰弱,煩躁不堪。許多時候,現代人說疲憊,說生活壓力大,我看主要的原因也與拖延有關,如果把當天的事做完,每天能有多少事?再回頭看看,我們一天報怨生活節奏快,人生疲憊,可是我們真正能做多少事?做了多少事?

拖延貽誤了機會。機會不是等來的,不是靠來的,不是別人的恩賜,而是奮鬥來的。有句話說得好,機會總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樹上有蘋果,也得自己動手摘;上帝要扶你,你也得能站起來,如果站不起來,再扶有什麼用,扶起來還會倒下。每天拖延,該做的事不做,不具備實力和知識,到時候機會一閃而過,成為水中月鏡中花。此外,機會來了,猶豫不決,一再拖延,也會令機會白白失去。

拖延是失敗的根源。人生要有所作為,立大業,成大事,但如果事事拖延的話,全是空談。拖延的別名就是不做事,不努力,不奮鬥。把一切事都往後推,無限期地拖延。這樣的話,與人共事,失去了信義,失去了朋友;幹工作則不被重用,甚至會失去工作,丟掉飯碗;即使有理想也會停步不前,無所作為,難成大器。看看芸芸眾生,每天忙忙碌碌的人,有多少人不是在吞食拖延的惡果?那些一生受盡坎坷、命運多舛的人,哪個不與拖延有關?拖延導演了多少人間的悲劇?

明代洪應明《菜根譚》道:“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隻百年,此日最易過。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深深體味此語,悟時間之珍貴,任何當做之事都不可拖延。積極上進的人生應當是時時進取,從不拖延!

文嘉《明日歌》:“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望日西墜。百年明日有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又道:“今日複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人啊,最大的缺點是拖延,最大的失敗也是拖延。如果不是拖延,不至於不成功;如果不是拖延,不至於總有那麼多的措手不及和悔恨。

要做好一件事,幹一番事業,最好從今日開始,從現在開始。

拖延的人喜歡找借口,喜歡明天,喜歡選個日子開始,喜歡一切都準備好了動手,其實,等一切都準備好了,一切都晚了。

達爾文說:“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鍾。”

沒有計劃是對於時間的最大浪費

想要成功的人,必須明確自己的目標,製定詳細的計劃。

一個不知道明天要幹什麼的人,注定不會成功;一個不知道自己人生目標的人,也注定不會成功。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生活中有一些人,起早貪黑,忙忙碌碌,可是卻無所作為,成績不大,離成功很遠。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沒有計劃人生,設計人生,盡管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卻總是在原地踏步,走不了多遠。還有的人做事拖拖拉拉,馬馬虎虎,事倍功半,甚至做完了達不到要求,又得從頭做起。

這都是由於沒有明確的計劃造成的失敗,沒有計劃,就是對於時間的最大浪費!

中國的經濟發展按照五年計劃,一步步走向世界的前列。每個五年計劃,從各行各業都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計劃,都具體到精確的數字來表示經濟要達到的目標。正是依靠這樣嚴密而科學的一個個五年計劃,中國的經濟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每個成功者一定是善於製訂計劃、按時完成計劃的人。我們的夢想、事業和工作,都是要按照計劃一步一步完成的。沒有計劃,沒有目的,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無端消耗了精力。沒有計劃的人,在時間的長河裏如同沒有方向的小舟,隨波逐流,潮起潮落,時時刻刻會有觸礁的危險,不會駛向人生的遠方。建築一座樓房,如果沒有設計圖紙、施工進度,想怎麼蓋就怎麼蓋,蓋到什麼程度就算什麼程度,那麼這座樓是很危險的,不僅承重有問題,時刻有傾倒的危險,而且不知何時能蓋好。一座樓房尚且如此,漫長的人生,我們如果不進行規劃,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不僅會被時代所淘汰,而且會在一個個的人生考驗中走向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