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定力的人是這樣的人,意念堅固,不隨物流,不隨境轉,心如枯井,波瀾不驚。
抱著這樣的態度,麵對人生的紛紛攘攘,得得失失,依然能夠前行;麵對聲色犬馬,功名利祿,不為所動;麵對嘈雜難忍的環境,內心清澈,念念不起;因為心裏裝滿了自己的目標,別的隻是過眼煙雲。
定力一詞雖然來自於佛法,但是,對於我們修身養性,完成人生的事業也是不能缺少的,它是自我的展現,是對於本心的維護,讓人在紛擾的社會中時刻不要丟棄自己的本心。
忍不住,更要忍
定力是成功者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忍耐力也同樣重要。
追求卓越的人應當明白,人生是漫長的旅途,風餐露宿,雨雪風霜,要做好一切準備。成功不是春光宜人、花前月下的享受,而是勇敢者的遊戲,是奮鬥者的樂園。難免遇到各種困擾,增加煩惱,考驗著我們的意誌,折磨著我們的身體。
堅定的忍耐力,不動搖的意誌,才能使我們不論遇到任何難以忍受的事情,都能夠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
窗外的高樓大廈,大街上的燈紅酒綠,每天映入眼簾,就當做它是一種風景吧,雖近在咫尺,不妨把它看做天涯之遠,看做是別人的事情。那些出出進進的娛樂場所,那些震耳欲聾的噪音,那些頹廢的靡靡之音,那些令人饞涎欲滴的美食,也許吸引人,誘惑人,但是,我們一定要忍住,要克製自己,因為這些對於人生的成功百害而無一利,它浪費了時間,損害了事業,使人頹廢、麻木、得過且過,消磨了我們的意誌。
元人《忍經》道:“霓裳羽衣之舞,玉樹後庭之曲,非樂實悲,非笑實哭。”意思是唐玄宗耽於歡樂,讓數百個宮女跳霓裳羽衣之舞,夜以達旦,置國家大事於不顧,結果發生了安史之亂,狼狽出逃到四川,在半路上連楊貴妃都保護不了,被迫讓楊貴妃自盡。還有南朝陳後主帶上孔貴妃和群臣在後庭飲酒作樂,隨心所欲,荒淫無度,起歌名叫玉樹後庭花,從此國家不治理,法紀大亂,後來隋朝的大將韓擒虎攻入宮中,陳後主慌忙中跳到井裏,被隋軍士兵從井裏抓住俘虜了,過起了囚徒般的生活。
古人說得好,過度的歌舞,歡樂不是歡樂,其實是悲劇,笑容不是笑容,其實是哀哭。
五色讓人目盲,五味令人胃壞。那些暴飲暴食的人、不顧身體沉溺玩樂的人,有的患了肥胖症,有的得了高血壓、高血脂,有的得了胃病,有的患腰椎間盤突出、肩周炎等等,不一而足。這還不算,身體的透支伴隨著人生觀的傾斜,帶來的是百無一用,成了廢物。
忍受過分的口腹之欲,過一種簡單的生活,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事業上,這是一個成功者必須做到的。那些尋歡作樂,恣意享受,是紈絝子弟做的事,和具有遠大理想有所追求的成功者無緣。
成功者應當腳踏實地,幹一份踏踏實實的職業,靠投機取巧, 盼望天上掉餡餅,是很難成功的。
所謂玩物喪誌,玩得時間長了,投入了就陷進去了,玩隻不過是調節身心、頤養性情的方式,若把玩當做了青春的標誌,比誰玩得好,比誰放縱,那麼玩過了之後,我們得到了什麼?得到了身體的疲憊,光陰的流逝以及兩手空空。
古人有詩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現代社會,不用等很久,就會“悲傷”了。社會競爭激烈,百舸爭流,優勝劣汰。幾百個人上千個人爭奪一個好的職位,你不行馬上會受到擠壓,涇渭分明,立見分曉。考試時別人考得好,上了好學校,而你還得花錢求人。別人銷售成績驕人,業績上百萬,而你隻有幾萬,你的收入、地位、說話就不如別人硬氣。
忍住貪念,碰到喜歡的東西,尤其是愛不釋手的東西,誰不心動,但是心動不要行動。因為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不能動。遇到喜歡的東西,首先考慮這是我應當得到的嗎?我得到這些有什麼意義?對我的事業和人生有益還是有害?對於可有可無的東西,不妨放棄。因為,人生麵對的東西太多了,數也數不過來,何必一時貪念驟起,給自己帶來拖累。
尤其是不該你得到的東西,如錢財、地位,千萬不能貪婪,因為不是你的,得之有愧;因為不是你的,就會受到追究和懲罰,輕則良心不安,疑神疑鬼,重則有囹圄之災,毀掉前途和事業。
要忍耐窮困。窮不要緊,要立誌;困不要緊,要奮鬥。
不要和別人比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坐什麼,而要比目標,比事業,比知識,比努力。
古人對於吃說得好:“才過喉嚨變成啥?”仔細一想,不論山珍海味,還是粗茶淡飯,經過了口齒的咀嚼,刹那間的回味,進入了胃部,然後變作了什麼?吃飯隻是營養而已,隻要營養夠了,其他的奢侈都是浪費。
忍耐不了暫時的窮困,無休止地攀比,就會影響事業。眼睛盯著享受,盯著別人,就會迷失自己。有的人看到別人穿金戴銀,出入有名車,就眼紅,嘮嘮叨叨,念念不忘,隻嫌自己寒酸,怨天怨地,甚至感到低人一等,在人麵前抬不起頭。想方設法攢錢,竭盡所能地講排場,影響了事業,拖延了理想,降低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小不忍,則亂大謀。
有的人不許別人說,不許別人議論,一聽到閑話,內心就憤憤然,忍受不住,或者憋氣,氣自己,或者尋隙報複,總要出了這口惡氣不行。太陽下邊有陰影,何況人呢?雁過留聲,人過留名。誰也避免不了被人議論,既然是議論,就不可能光說好聽的,肯定還有難聽的。那麼,坦然麵對,想聽了聽兩句,不想聽了就閉目塞聽,等於別人什麼也沒有說過。
關鍵的是我們該怎麼做,對於自己的事業和理想,常懷一顆青春之心,熱愛、熱烈、充滿激情,時刻不忘。
我們的胸懷要寬廣一些,器量要大一些。因為,人和人的觀念不一樣,觀點不一樣,難免會有衝突,有誤會,有傷害,如果是無心的傷害,不妨大度一些,原諒了別人。你的原諒定會招來別人的理解。有的人,就是受不得一點氣,吃不得一點虧,所謂睚眥必報。這樣的人肯定周圍都是敵人,沒有朋友。
從前有個人要去外地謀官,臨走時家裏人不放心,恐怕他不懂事,到外地出事。於是就問他,別人罵你你怎麼辦,他說原諒他。那別人吐你臉上怎麼辦,他說我把唾液擦幹了。家裏人一聽就擔心不已,說你錯了,別人吐到你的臉上你不要馬上擦,你擦了人家還會生氣的,你不要擦,讓人家消消氣,這個故事叫做“唾麵自幹”。有了這種忍耐力,家裏人才放心了。
這個故事有些極端,但是,其中有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對待別人對你的攻擊,那就是要具備雅量。
也許,在你的原諒中,別人被感化了;在你的原諒中,敵人變作了朋友;在你的原諒中,避免了意想不到的災難。
當然了,該忍的一定要忍受,不該忍的就不要勉強了。事物是複雜的,有著各自的具體情況,該還擊的就還擊。這裏強調的忍耐是人麵對世界的一種方式,是人胸懷的一種體現,對於人生是大有裨益的。
我們鍛煉好自己的忍耐力,對於我們的事業和成功具有非同小可的意義。該忍的不該忍、該大度的不大度,必然會給自己製造障礙,阻止成功。
巧妙地用力
人生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同樣的時間做什麼卻是不一樣的,取得了什麼成效也是不一樣的。一天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時間的流逝改變了生活,改變了人生。透過時間的重重簾幕,回過頭來,就發現人和人之間的差距,發現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有些人不禁抱怨、煩惱,怪怨命運的不公。可是,在抱怨的同時,也要反過來問一問自己,在同樣的時間,你和那些成功者相比做的一樣嗎?努力的一樣嗎?
關鍵在於如何用力,即巧妙地用力。
必須把精力用在該做的事情上,用在與自己命運休戚相關的事情上。所有的成功都依賴於起點,如果我們的起點錯了,那麼方向就錯了,即使再努力又有什麼用呢?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許多人而不是一些人,是那麼的努力,那麼的勞累,可是,盡管這樣,還是那樣,生活沒有任何改變。再過多少年後,你看見他,還是幹著同樣的事情,還是在艱難地生存。因為他沒有把精力用在該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