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小交通網(1 / 2)

還是那句話,現在是彙報時間,妹子什麼的隻能稍後再說。

繼起點縣張明、平安縣胡令武之後,劉滿代表交通局發言。

交通局的大頭,就是修路。

整個夏元年,夏國境內共修通沙石混搭的國道一條,即山中101國道,原由堂道,起點縣城-堂甲鎮-堂丙鎮-平安縣城,開頭1代表南北向國道,全長九十七裏;

縣道四條,分別為起點301縣道(起點縣城-南關鎮,半沙石半水泥路,全長三十二裏)、平安301縣道(平安縣城-通關鎮-硝礦鎮,水泥路,全長五十二裏)、平安401縣道(平安縣城-交河鎮,半沙石半水泥路,全長五十裏)、平安302縣道(通關鎮-北關鎮,水泥路,全長五十二裏);

在建縣道兩條,起點401縣道(起點縣城-高河鎮,半沙石半水泥路,全長七十五裏)、新戌道(新港鎮-戌門關,水泥路,全長四十六裏),其中,編號開頭3代表南北向縣道,4代表東西向縣道;

已建和在建村道若幹,南北向和東西向分別用數字5和6標明,不作詳表。

說完道路再說橋梁,本身在夏國建立之前,山中平原有且僅有兩座跨河大橋,即豐河橋和交河橋,夏國建立後,按照夏凡的指示和軍方、平安縣的要求,交通局對這兩座橋梁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固修繕,但也僅限於此了,畢竟修路和城建占據了交通局絕大部分的的精力和資源,暫時並不是必需的橋梁,理所應當的被排在了工作表的後麵。

不過,相信在接下來的夏二年,這種情況會得到有效改善。

之後是城建,起點縣城和平安縣城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擴建,但大頭還是新城鎮的拔起,起點縣有南關鎮、高河鎮、堂甲鎮,平安縣有交河鎮、硝礦鎮、北關鎮、通關鎮(位於平安301縣道和302縣道交彙處)、堂丙鎮(原由堂丙驛,位於平安縣城南部二十五裏處,坐落在山中101國道上),再加上南關、戌門關、新港鎮、堡壘群等,工程量著實不小,好在這些也沒個標準,不存在完工的說法,隨時處於擴展中,也就不需要那麼趕,有時間就多動工,沒時間就停幾天。

總之,在夏元年,交通局的成績是輝煌的。

接著,輪到夏貿公司總經理喬盛泰。

在述說的過程中,喬盛泰全程保持微笑,略有自得。

他們可以說和交通局一樣,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績。

硝石源源不斷的出礦,硫磺一船一船的運回,充實著大夏的戰略資源庫。

因為趕上了好時機,大量的南部商人避難山海,許多暫時用不著的船隻被投入市場,抓住機會的夏貿公司大量吃進,貿易船隊的噸位幾乎一個月一漲,截止目前為止,夏貿公司所掌握的兩支船隊已經有十二艘海船在服役,其中噸位最低的海船也有千料(石),噸位最大的達到了四千料(兩百四十噸),積累起這份家當是喬盛泰最引以為傲的地方,也是令夏凡最滿意的地方,相比之下,夏貿公司一共運回近八萬石糧食的耀眼成就都顯得晦暗不少,更不要提其他的雜七雜八的資源。

喬盛泰退下,機械局歐林上前。

現下的機械局沒有研發的任務,他們的工作簡單而重要,就是找房子——沒合適的房子就找交通局蓋——然後建廠,再按要求生產產品,所以,歐林總結的內容,套路是一模一樣。

xx廠建立了多少座,生產xx產品多少多少。

純粹的數據報告,聽起來很是枯燥,然而它的重要性是僅次於糧食產量的。

所以,在場眾人都聽的很仔細,其中,軍工、水泥、車船——造船廠終於開工了——更是重中之重。

夏凡聽的是連連點頭,臉上充滿了笑意,當聽到平安縣豐河廠區的時候,笑意更甚了。

最後,警察局長齊虎、保安局長司馬仁鄉、教育局長林教先相繼做了報告,不過這幾個局要麼目前還未到發力地位時候,要麼不適合在大庭廣眾之下彙報,彙報內容都是些細枝末節,大家也不樂意聽,基本一帶而過。

中午的時候大夥兒直接轉到隔壁間吃了頓午飯,然後又轉回來繼續,彙報工作一直持續到下午,今天怎麼說也是大年初一,夏凡也沒想著把人留到天黑,當工作彙報結束,就讓人回去了,具體的工作開展留待明日。

……

從夏侯府出來,李嘉胤迫不及待的叫住了劉滿。

“劉局長請留步。”

正在和喬盛泰有說有笑的劉滿聞聲下意識的駐足轉頭望去。

“哦,是李縣長,不知有何見教?”看到從身後匆匆而來的李嘉胤,劉滿愣了一下,旋即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