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對農村建設製定科學規劃。新農村建設中的項目,要由專家經過周密研究後設計,廣泛聽取農村婦女的意見,尊重她們的話語權。
第三,對農村建設提供製度和機製保障。特別是要將性別平等意識納入新農村規劃、政策製定與實施中,保證政策之間的協調,為農村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提供政策製度保障。
第四,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及公共產品的投入,為新農村建設提供財力物力支持。
(二)重視婦女的主體作用
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始終是農民,隻有使農民把新農村建設當作他們自己的事業來做,才能使新農村建設爆發出真正強大而持久的活力。由於農業女性化,因而,新農村建設的項目隻有與她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改善她們的生活,讓她們得到了看得見、感受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才能調動她們的積極性,激發她們的進取精神,培養她們的自發、自助、協同的主體意識和創造性,新農村建設才會具有持續發展的生命力。
新農村建設首先是人的建設,重點難點與關鍵是作為新農村主體力量的廣大農村婦女自身的建設。農村婦女建設從當前和長遠看是要培育新型女農民,提高她們的綜合素質,最終實現傳統女農民向現代女農民的角色轉換,實現農村婦女自身的現代化。新型女農民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同時還要“有理想、善管理”,也就是要具備較高的科技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經營管理素質、衛生健康素質、民主法律等方麵的綜合素質。當務之急:
一是要加強農村婦女的文化基礎教育,這是提高婦女素質的基礎。
各級政府要通過增加教育投資,建立農村教育發展基金,推行義務教育,加強對農村婦女的文化教育,保證女童特別是貧困女童九年義務教育的入學率,為農村可持續發展提供有一定文化素質的人力資源。
二是依托婦聯組織、農村婦女學校及社會多種培訓教育資源,從不同層麵開展婦女技能培訓。通過不同層麵的培訓,引導農村婦女向技能型、創業型農民轉變,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持。
(三)改善農民增收環境,拓寬婦女增收渠道
婦女隻有在發展中才能發揮作用,促進婦女增收致富,是建設新農村的中心任務,也是充分發揮婦女作用的關鍵環節。
1.發展壯大經濟合作組織
要鼓勵那些有能力、懂經營、會管理的農村婦女,不斷擴大再生產,建立產、加、銷於一體的龍頭企業,發揮好龍頭企業的集群效應。要發動農村婦女按照產業、興趣建立婦女協會,推廣“婦代會+協會”“女能人+協會”等模式,強化服務、指導和扶持。如,寶雞市的“千陽鑫興工藝品協會”、蒲城的“土織布協會”、扶風的“辣椒協會”等,將農村婦女組織起來,實現就地轉移,農民增收致富。
2.發展庭院經濟,強化項目資金扶持
政府及婦聯組織要充分利用網絡等資源,公布致富信息,通過招商引資、開發適宜婦女從事的項目及介紹致富項目,引導農村婦女大力發展適合本地特點、產業發展和自身優勢的庭院經濟項目,形成庭院經濟專業村。
3.政府要建立農村婦女發展基金
發展農戶資金互助組織,充分利用特困母親救助項目循環資金等多種形式,為農村婦女貧困婦女提供資金支持。還可以發動農村婦女積極參與小城鎮建設,發展“農家樂”等,在二、三產業中謀求更多的崗位,實現增收致富。
(四)改善農村婦女生活、發展環境,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尚
婦女在新農村建設中能否發揮好主體作用,環境至關重要。
1.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在這方麵,婦聯有天然的優勢。婦聯組織可以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服務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通過樹立典型,影響和帶動廣大婦女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
2.繁榮鄉村文化和農村家庭文化
堅持定期組織文化下鄉、科技下鄉、法律下鄉活動,把寓教於樂的文藝演出送到田間地頭,把致富知識、文明新風送到農民家中。通過建立農村婦女文化活動陣地和各種婦女文藝隊伍,開展豐富多彩的以婦女為主體、以家庭為單位的文化活動,弘揚時代主旋律,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
3.婦聯組織要發動農村婦女搞好綠化美化家園,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婦聯組織要通過各種方式向婦女宣傳愛護環境衛生的重要性,幫助她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杜絕農村垃圾隨意亂扔亂倒現象。組織發動農村婦女積極參與和支持村莊規劃建設和村莊整治,引導婦女積極參與“一池三改一利用”為內容的“綠色家園示範戶”創建活動,發揮她們在減少白色汙染、創造清潔環境方麵的優勢。在房屋改造及建設上,不搞“一刀切”,建築風格不應千篇一律化,應具有鄉村特點與風貌,不能盲目追求村莊美化而忽視了農村婦女的實際需求。通過改善生存環境,改變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共富之路。
4.政府要健全社會保障和服務體係
政府要關注進城女務工人員和失地女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探索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製度和社會養老保障機製,通過推行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製度,為廣大農村婦女提供必要的社會保障和服務,切實解決農村老齡婦女等弱勢婦女群體的生活養老問題。
(五)加強農村婦聯基層組織建設
要充分發揮農村婦女建設新農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婦聯基層組織的作用至關重要。
一是加強宣傳教育,為婦聯基層組織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要利用培訓教育資源,新聞媒體等宣傳形式,強化全社會的男女平等意識,使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男女平等的氛圍。
二是以黨建帶婦建,把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納入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總體規劃,一同部署、檢查、考核。力爭鄉鎮婦聯、村婦代會組建率達到100%的目標。
三是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各類婦女組織的建立,擴大婦聯組織網絡。
四是加強婦聯基層組織幹部隊伍建設。關鍵把好“入口關”,對鄉鎮婦聯主席可采取雙向選擇、競爭上崗的形式,對村婦代會主任可采取群眾推薦,民主選舉的形式產生,爭取把德才兼備的優秀幹部選拔到基層婦聯組織領導崗位。同時加大對基層婦聯幹部的培訓力度,提升她們的政治業務素質。
(六)完善維權保障體係,創新機製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惠及全體中國農民的偉大工程,數以億計的農村婦女既是新農村建設的直接受益人,又是新農村的主要建設者和直接推動者,她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及其程度,直接關係到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及成效。
1.要完善維權保障體係
隻有有效保護農村婦女的合法權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通過健全普法宣傳網、谘詢投訴網、法律援助網等,壯大維權力量。對現行的《村民組織法》要求村民自治,村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村民公約對婦女權益保護方麵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應設法提高決策者的性別意識,使婦女權益在最大範圍內得到維護。
2.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製
要鼓勵農村婦女和各類專業協會進行自主創新,通過開展巾幗科技發明競賽等活動,使建設新農村成為農村婦女的自覺行動。
3.政府應當更為重視農村婦女的培訓教育工作
如,在“人人技能工程”、“陽光培訓工程”中,要規定接受培訓教育的女性比例(如不得少於50%)。特別是要把農村婦女中的優秀人才列入農業人才培養規劃,納入政府年度表彰序列,切實為女性人才成長搭建平台。
4.加大婦女民主參與力度
一是完善村委會的民主選舉機製,保障婦女的選舉權和監督權。
二是培養農村婦女典型,提高村婦代會主任的綜合素質,樹立農村婦女致富帶頭人的形象和威信,把優秀婦女推舉到管理崗位上,擴大農村婦女民主參與、民主管理的廣度與深度,使她們成為建設新農村的中堅力量。
三是健全村務公開製度,保障農民對村級事務的知情權,在涉及農民切身利益問題上,農村婦女有話語表達權。
四是完善村民代表會議製度,實現農村婦女的決策權與公平參與權。